|
2025年7月29日,世界人工意识协会(WACA)年会暨第三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筹备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盛会由世界人工意识协会主办,以“主动医学”、“人工意识标准”与“全球伦理治理”为核心主题,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广泛参与。
本届大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焦富勇担任大会主席,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相关机构等重要国际组织代表,多国现任或前任卫生部长、各国工程院院士及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出席。
会议重点围绕人工意识领域的最新议题和未来合作展开深入探讨。WACA主动医学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DIKWP国际标准委员会等6个委员会分别作出年度工作总结,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特别是主动医学委员会分享了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融合的最新成果,人工智能DIKWP标准委员会则着重报告了全球标准化和评测体系建设的进展。
大会完成并通过了世界人工意识协会章程修订,确定了新版组织架构,为协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此外,大会确定了第三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承办方和举办日期,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澳门举办,这标志着世界人工意识大会首次进行规模性线下为主会议,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大会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包括共同构建主动医学发展框架,推动DIKWP白盒测评标准的全球推广,强化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人工智能与人工意识的负责任创新。
会议期间,多项年度奖项隆重颁发。“主动医学领导力奖”由焦富勇院士;谢丹夏教授荣获“人工意识经济学奖”;吴坤光先生荣获“DIKWP-TRIZ奖”;Ahmed Almousa、Aleksey A. Gusev、Alhaji Adam Abubakari等来自23个国家的26位专家学者获得“DIKWP-国际合作奖”等奖项,凸显了大会的全球合作精神。
本次大会还宣布了世界人工意识科学院(WAAC)建设的最新进展。该科学院致力于推动全球人工意识前沿研究与应用创新,促进跨学科合作和人才培养,助力全球人工意识领域的发展与治理。
本届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球线上直播参与者热烈相应。与会代表就主动医学、人工意识白盒测评标准建设、主权AI、语义主权、伦理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讨论。
大会在总结中强调,人工意识技术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界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可信、可控且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人工意识生态体系,迎接人工智能与人工意识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