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简介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边端设备在指数式增加,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低功耗处理。但传统硅基技术已逼近物理极限,无法提供能够满足智能时代信息实时处理所需要的算力,导致出现巨大的算力缺口。为了解决算力缺口挑战,迫切需要探索超越硅基的新材料与新原理器件。
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原子级结构与可定制化物理性质,为解决上述挑战提供了革命性机遇。其核心优势包括:1)结构与物性精准调控:通过层数、堆叠序构与异质界面设计,可编程化调控能带结构、载流子输运及光电响应;2)多物理场动态操控能力:支持电场、光场、应变、磁场等多维度调控,赋予器件功能动态重构与自适应能力;3)异质集成兼容性:与硅基技术深度融合,为后摩尔时代器件开发提供可扩展的技术路径。
近年来,二维材料在信息技术领域已取得系列突破:晶体管的接触电阻逐渐接近量子极限;光电探测器实现从紫外至红外的宽谱感知;可重构视觉器件为神经形态计算提供硬件基础。这些进展标志着二维材料正从原理概念走向应用的关键阶段。
本专题以“二维材料与未来信息器件”为主题,旨在汇聚该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推动材料-器件-芯片-系统的跨尺度创新。
专题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材料设计与理论建模:机器学习辅助的二维材料高通量设计、性能预测及微电子材料大模型开发等;
2、材料可控制备:大面积单晶生长、异质结构精准合成等;
3、新原理信息器件:传感器、存储器、晶体管、神经形态器件、量子器件等;
4、电路与芯片集成:硅基兼容工艺、三维集成技术、感算一体芯片架构等;
5、系统与新兴应用:面向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应用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我们诚邀国内外学者分享原创研究、综述与前瞻观点,共同探索二维材料驱动信息技术变革的路径,为下一代高性能、智能化、低功耗信息器件奠定基础。
客座编辑
梁世军 南京大学
https://physics.nju.edu.cn/szdw/qbmd/20240321/i261981.html
缪 峰 南京大学
https://physics.nju.edu.cn/szdw/qbmd/20240321/i261985.html
截稿日期:2025年8月31日
投稿方式:网络投稿,选择栏目“二维材料与未来信息器件”专题。
投稿网址:http://wulixb.iphy.ac.cn/
联系人:古丽亚
邮箱:guliya@iphy.ac.cn
电话:010-8264986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