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ENER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BONENERGY

博文

Carbon Energy: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专访-把自己培养成T型人才

已有 4585 次阅读 2019-12-5 13:3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人物简介



       崔屹,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Nano Letters》副主编,材料研究学会、电化学学会和皇家化学学会的研究员,美国湾区太阳能光伏联盟和美国电池500联盟的主任。199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Miller博士后研究员。2005年,任职于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并于2010年获得了终身职位。已发表研究论文约430篇,H-指数为180(谷歌)。2014年被汤姆斯路透评为材料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当今最热研究人员”。所获奖项包括:Dan Maydan in Nanoscience 奖(2019)、Nano Today奖(2019)、Blavatnik国家奖(2017)、MRS Kavli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in Nanoscience 奖(2015)、the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奖(2010)、KAUST Research 奖(2008)、ONR Young Research 奖 (2008)、Technology Review World Top Young Innovator 奖(2004)。目前,已创立三家公司来实现团队技术商业化:Amprius Inc.、4C Air Inc.和Enovate Technology Inc.。



人物访谈




01  科研生涯中谁影响了您进入能源和纳米材料领域?


崔屹教授:在我读研期间,我的博士导师Charles Lieber教授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后来,我的博士后导师Paul Alivisatos教授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2005年博士后研究结束后,我受Steven Chu教授的影响进入能源领域,他是引领我进入该领域的关键人物,现在,我和Steven Chu教授一直保持合作关系。



02  目前为止,您最自豪的成就是什么?


崔屹教授:我在能源、环境和量子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和器件应用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我最自豪的成就。它们涉及领域包括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催化,水和空气过滤,土壤清理,热纺织,二维材料,拓扑绝缘体和低温电子显微镜。



03  您对未来能源领域的研究有什么设想?


崔屹教授:对于能源研究,我建议科学家进行系统级分析,找出最关键问题去解决,它们将引领材料研究工作。例如大量低成本的可再生电力的需求,因此,电池、燃料电池、电催化等电化学研究将带来大量的科技机遇。



04  您是如何确定新的研究课题的?


崔屹教授:我总是思索我们社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试图提出新的想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研究课题的来源,这种方法对能源和环境研究特别有效。



05  斯坦福大学作为顶尖学府,它充满了商业和创业精神,您认为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崔屹教授:斯坦福为教师探索创业提供了很多自由,它坐落在硅谷的中心,周围环绕着世界上最优秀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我深受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激动人心的环境的影响。



06  如果您不从事现在的科研工作,您会选择什么职业?


崔屹教授:当一名教授一直是我的首选职业。我喜欢做三件事:(1)进行前沿研究并有很高的影响力;(2)我的技术得以广泛生产运用;(3)培养了大批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青年科学家。在斯坦福这样的大学,我的学术生涯得到最大的满足。我的第二个职业选择可能是风险投资家,投资于高科技领域。



07  您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在学术上和道德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崔屹教授:最重要的是有创造力和开放的思想。



08  作为一名顶级科学家,您对年轻研究人员有什么建议?


崔屹教授:年轻人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T”型的人,在自己的科学背景中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09  您在业余生活中喜欢做什么?


崔屹教授:我业余生活中喜欢踢足球。



【原文链接】

DOI:10.1002/cey2.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ey2.4


  【扫码阅读原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37-1208888.html

上一篇:Carbon Energy: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教授带你走进能量之源——碳
下一篇:Carbon Energy:硫化锌涂层助力高性能贫电解液锂硫电池
收藏 IP: 60.12.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