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青
疑难杂症诊疗精选--耳鸣(28)
2025-9-22 22:47
阅读:312

孙某,男性,58岁,干部,2025年4月13日初诊。主诉:双侧耳鸣持续不止2年。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双侧耳鸣,声如蝉鸣,夜间尤为明显,逐渐加重。近来耳鸣声增大,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工作生活。曾在外院多次就诊,经听力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用多种营养神经药物、血管扩张剂及中成药效果不显。

刻诊:神情焦虑,面容憔悴,自诉耳鸣昼夜不休,声调高亢,如蝉鸣不止,夜间加重,伴失眠多梦,心悸不安,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赵汉青教授认为,患者年近花甲,肾精渐亏,肾阴不足,不能上濡耳窍;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致心火独亢,虚火上扰清窍,故耳鸣不止;心肾不交,心神不安,故见失眠多梦、心悸;肾精亏虚,脑髓失养,故见记忆力减退;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治宜:滋肾降火,交通心肾,安神止鸣,处方: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磁石30g(先煎)、黄连6g、黄芩10g、白芍15g、阿胶10g(烊化)、五味子10g、远志10g、石菖蒲10g、酸枣仁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

用法:每日1剂,每日两日,服7剂。

二诊(4月20日):患者神情较前平静,诉耳鸣声较前减小,夜间已能入睡3-4小时,心悸改善。舌红,苔薄白,脉细。药已对症,守方加减:原方加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继服7剂。

三诊(4月27日):耳鸣明显减轻,仅在安静环境下方可闻及,睡眠时间延长至5-6小时,精神转佳,腰膝酸软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考虑心火已降,肾阴渐复,改用滋阴补肾、养心安神法巩固疗效。处方:生地黄15g、玄参12g、麦冬12g、天冬12g、党参15g、茯苓15g、远志10g、酸枣仁15g、柏子仁12g、五味子6g、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2g、牡丹皮6g、泽泻6g。14剂,水煎服。

四诊(5月11日):患者耳鸣基本消失,睡眠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嘱其常服耳聋左慈丸,并注意生活调摄。

【按语】

耳鸣属于中医“耳鸣”范畴,古代医籍多有论述。《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古今医统》指出:“心为耳窍之客,肾为耳窍之主”。赵汉青教授指出,耳鸣病机主要与肾、心、肝、脾四脏关系密切: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心火亢盛,上扰清窍、肝郁化火,循经上扰、脾虚气陷,清阳不升均可导致耳鸣。赵教授强调,治疗耳鸣要注重辨证施治,不可一见耳鸣便盲目补肾。

本案患者病程日久,耳鸣夜甚,伴失眠多梦、心悸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符合心肾不交、精气不足之证。肾精亏虚,耳窍失养,故耳鸣不止;心肾不交,虚火上扰,故夜不能寐,赵教授选用黄连阿胶汤合耳聋左慈丸加减治疗。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原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有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功;耳聋左慈丸出自《重订广温热论》,由六味地黄丸加磁石、五味子组成,功专滋肾聪耳。两方合用,正切本案病机。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赵汉青教授出诊信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汉青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3086.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