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男性,19岁,大学生,2023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夜间梦游反复发作1年余。患者1年多前因备考压力大开始出现夜间梦游,初起数月发作一次,近2个月加重至每周1-2次。发作时起身行走、翻弄物品,甚至曾走出宿舍,次日不能回忆,伴有夜间磨牙、说梦话。平时学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油炸之品。患者家长久闻赵汉青教授善治疑难杂症,特来求诊。
刻诊:形体壮实,面色红赤,口干口臭,心烦易怒,大便干燥,2-3日一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燥,脉滑数有力。
赵教授认为,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炙煿,致阳明热盛;学习压力大,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阳明腑实,燥屎内结,浊气上攻,扰乱心神,心神不宁,故见梦游;胃热炽盛,故见面红、口干口臭;热扰心神,故见心烦易怒;腑气不通,故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燥、脉滑数有力均为阳明腑实之象。治宜通腑泻热,宁心安神处方:大黄15g、芒硝9g(冲服)、甘草6g、黄连6g、黄芩9g、栀子9g、淡竹叶9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厚朴12g、炒莱菔子9g、远志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嘱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且腹痛明显则停药。
二诊(11月12日):患者服药后大便通畅,每日1-2行,初硬后溏,口干口臭减轻,心烦改善。服药期间梦游发作1次,其后梦游未再发作,夜寐转安,磨牙、说梦话减少,情绪平稳。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考虑阳明热邪已清,心神得安,改用清心安神法巩固疗效。处方:黄连6g、黄芩9g、白芍12g、阿胶9g(烊化)、鸡子黄2枚(冲服)、酸枣仁15g、知母9g、茯苓15g、川芎6g、甘草6g。14剂,水煎服。
随访(2024年1月):患者梦游未再复发,期末正常返校参加考试,睡眠正常,学习效率提高。嘱其保持良好饮食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压力。
【按语】
梦游症属于中医“梦游“、“夜行“、“眠妄“范畴,《黄帝内经》中已有相关论述。《灵枢·淫邪发梦》云:“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诸病源候论》指出:“夫睡眠则魂魄外游,为他邪所执,欲还未得,致睡中起身行动“。赵汉青教授指出,梦游症病机主要与**心、肝、胃**三脏关系密切:心神不宁,魂不守舍;肝郁化火,魂不归藏;胃腑实热,上扰心神均可导致梦游。
本案患者形体壮实,面色红赤,口干口臭,大便干结,苔黄厚燥,脉滑数有力,符合阳明腑实之证。阳明燥热内结,浊气上攻,扰乱心神,心神不宁,故见梦游,赵汉青教授选用调味承气汤加减治疗。调味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甘草组成,原治阳明病燥实内结之证,具有缓下热结之功。赵教授巧妙运用此方治疗阳明腑实型梦游症,加黄连、黄芩、栀子清泻三焦之火;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莱菔子化痰开窍;远志宁心安神。全方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汉青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227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