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要抽烟呢?这里说的烟是卷烟或者烤烟。当然你可以说,烟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尼古丁,这是一种成瘾性物质。人长期吸烟后,会成瘾。但是我想问的是,一个吸烟的人,他是怎么开始抽烟的?
到目前为止,我断断续续地有过几段吸烟史。读研究生的时候,自己第一次买了香烟,当时吸烟主要是好奇。即便是我最困顿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用吸烟来缓解情绪。
第一次持续较长时间的吸烟,是2014年前后,去驾校学车。当时很多人口耳相传,学院要给教练买烟,不然他们会给学员穿小鞋。我买了烟,但是前后两个教练(场地教练和跑公路的教练)都没有收。但是场地教练实际上是吸烟的。于是我就自己买烟,时不时给教练散烟,自己也陪着抽上一支。这段时间,吸烟对我来说毫无乐趣,倒是被吸烟熏得难受。可是为了尽快考到驾照,连续陪教练抽了不少的烟。
第二段时间是读博的时候。其实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吸烟,这段时间抽烟是主动的。开始是很迷茫,找不到突破点,不知道什么方向才是有价值的。很多看起来新颖的、高端的思路和问题,自己的技术条件解决不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就这么纠结着,每天看文献看文献看文献......。实在烦闷了,就抽烟。后来关于思路和方法,渐入佳境,但是结果出来了却不能对他进行合理的解释,不能讲一个好听的打动人的故事,写作和发表就成了问题。于是乎,抽烟成了日常。抽烟的时候,觉得头晕,慢慢地觉得抽烟可以放空自己的大脑。就这么下来,几年也抽了不少的烟。不过并没有觉得有瘾,也没觉得抽烟有什么乐趣。博士毕业后,就不再抽了。
去年下半年,儿子转学去外地了,家人都不在身边。我又开始抽烟。这段时间,觉得自己事事不顺,好想是培养皿里面的跳蚤,不停地想突破,但总是碰壁,哪个方向都碰壁。抽烟的时候,好想可以放空自己,也可以暂时让自己失忆。终于,抽烟是快乐的了!直到今年年初,春季的时候,我鼻炎很厉害。慢慢发现,抽烟后鼻炎必然发作。于是又不抽了。
昨天中午从食堂出来,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在商店门口犹豫了好一阵,又想抽烟了。可我毕竟还是忍住了。
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爸爸就在抽烟。我自己读到中学后,知道了抽烟有害健康,常劝他少抽烟,别抽烟。这些劝告从未生效。研究生毕业那个暑假,好几年没有回家的我才知道爸爸喉咙不舒服已经好长时间,到县医院买了不少药也不见效。我赶紧带她去川北医学院看医生,诊断结果是声带息肉。当即做了手术。为了让爸爸戒烟,我特地跟医生沟通,让医生告诉他不能抽烟了。这次爸爸的烟断了约半年,后来爸爸又抽上了。我问他,自己生病跟烟有关,为什么断了半年还是抽上了呢?爸爸说,在外面做活路,哪里有不跟人打交道的?烟就是“介绍人”啊。你要跟人打听事情、找人帮忙或者其他的,递一支烟,人家才会停下手头的事情,专门点烟、抽烟,专门停下来跟你说话,而且是乐意地跟你说话。烟都不舍得一支的人,别人谁搭理你?你还怎么挣钱呢?说得我哑口无言。我一直觉得抽烟是个坏习惯,但是那时候才意识到,或许正是这个坏习惯才让爸爸挣够了我的学费,把我养到这么大,供我读书这么多年。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女孩说,他爸爸小时候跟着爷爷刚开始在外面打工挣钱的时候,他爷爷就教他爸爸学抽烟了。爹主动教儿子抽烟,这倒是挺新鲜的。视频说,爷爷告诉爸爸,抽烟是为了休息。你干活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停了,别人会奇怪,也会抱怨你懒。但是你停下来抽一支烟,或者跟别人一起抽烟,那就不会抱怨你了,人家只是觉得你在抽烟。所以,为了活干的轻松,为了身体少受罪,要学会抽烟。当然,从今天科学知识的角度看,抽烟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为了得到片刻休息,以抽烟为掩护,值得吗?但是要想一下,倒回去三四十年,那时候的人均寿命是多长?七十岁算很长寿了吧?或许抽烟所带来的疾病还没有来得及爆发,人已经不在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或许抽烟是划算的。
无论是我的爸爸,还是视频中那个女孩的爸爸,抽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媒介、一个方式,他们并非离了烟就会犯烟瘾。烟,是他们在社会上求生存的辅助手段之一!
最近为同一件事情参加了几次小会,几个同事一起讨论一个文本。参会的既有院领导,也有普通的教师,有年龄大的前辈,也有刚毕业的博士。奇怪的是,大家在讨论的中途,有老师停下来给抽烟的人散烟。当然你可能觉得,会场抽烟会对不抽烟的人、对女同志造成伤害,这是不文明的。但是,我却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当大家一起抽烟的时候,领导不再是领导,丘儿也不再是丘儿。好像在那几分钟里,大家倒是真的平等起来了。当然,或许我是被烟熏晕了,产生了错误的幻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段含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6370-148457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