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找到齐白石自述。晚上睡觉前看了一下,结果失眠了,干脆读完了。对齐白石个人和人生有如下印象。
1. 倔强。别人不帮他刻印,居然自己刻。当然,他有木刻的手艺,但是刻石完全是另一种技艺。敢于大胆尝试,说干就干,不犹豫。这是成功的心理特征之一吧。
2. 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起初是学刻花木匠,找了一个很投机的师傅(周之美),手艺学得精湛;因为自小画画,尝试改进刻花技艺(平刀法基础上尝试圆刀法),而且设法探索新的刻花图式,结果很受欢迎。也挣来了名声。
后来因为刻花的名声,得到早期两位画像师傅的教导(萧芗陔、文少可),成为地方上的画像高手,开了一条经济之路。
也因为是一个画像手艺高超的雕花匠,得到“寿三爷”的赏识。这位寿三爷就是胡自倬(即沁园公),是一个乡间财主加绅士,劝他卖画为生,在家里教他绘画(工笔画),还专门请师傅(陈作埙)教他文化。从此齐白石从一个手艺人开始向一个文化人方面发展。
从这个路径上看,其实齐白石的每一步都走得很顺,都有贵人相助。但是之所以遇到贵人并被赏识,关键在于他自己的技艺做的很精致,有一技之长。
3. 自学。
在作雕花木匠的过程中,于一个主家家中看到“芥子园画谱”,便积极自学。这是后来转入绘画的关键。这种自学,除了及其浓厚的兴趣,还有执著、坚持等心里面貌。比如当时借来芥子园画谱,就在做工之余,利用夜晚的休息时间一笔一笔地描出来,描摹了十多本。这不是一般人的浅尝辄止所能办到的。
后来学刻印,也是自学。开始是出于自尊心的需要,后来根据印谱自己摸索尝试,反复好多年。形成了自己的制印技艺并自成一家。
后来齐白石画画得时候,曾先后学过工笔、写意;篆刻方面也学习过不同得流派。这些都不是学校教育或者师徒相传,很多是偶然的情况下自学得,或者非拜师得方式从朋友处学习得。
一方面,他可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出于生计得需要,齐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拓展自己技艺的机会。
我爸爸以前长教育我们说要“见纸打纸”(音)。这四个字的准确写法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意思就是见到什么学什么,要积极主动地学,艺多不压身。今天看起来可能没有什么必要性,但是将来可能就是吃饭得本事。这一点确实值得学习。
4. 交友。
因为雕花技术精湛,所以得到别人赏识。继而有机会跟早期的两位师傅学画像,足以谋生。后得到财主赏识,诗画同学,这时期开始卖画谋生,放弃木匠工作。并不断结识诗画方面的高人,加强学习。
齐白石先后加入了两个诗社,交往的都是文化人,这对于他的文学修养的提升很重要。也是提升他后来绘画的文艺品味的关键。
后来遇到陈师曾(当时北京有名国画大家),在陈的劝说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人云亦云地画画,而要逐渐坚持并养成自己的风格。这对于后来齐白石自成一家非常重要,齐也视陈为良师益友。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是陈再20年代赴日本参加画展,主动邀请齐作画并代为参加日本画展。这次画展使齐再日本名气大增,直接导致其后来在北京的绘画声誉直线上升。齐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
另外,因为诗社的交友,因为绘画的名气,他逐渐结交到一些有钱人和官僚,赴异地为这些人的家眷教授绘画。尤其是40岁前后的“五出五归”,拓展了见识,增加了绘画题材。
齐白石40来岁之前,主要的活动空间在乡里县里,后来结识到王湘绮(王闿运),这是晚清的经学名家。虽然从逻辑上讲,王氏可能并没有非常细致、长期地指导齐白石搞创作,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点拨)应该是实际促成了齐的绘画技艺的进步。对于齐的个人发展来说,更加重要的是王氏的身份。王是当时社会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名义上的学生有很多在朝中做官、甚至大官,所以后来因了这层关系,齐能够在中上层社会中有一些社会关系,并被人看重。促成他走出县里、走出湖南。一时眼界大开。
5. 时代的因素。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很多官僚富人养活了他。外出游历也主要是寄人篱下。有时候是叫人绘画,有时候是陪人游山玩水。封建时代的富人和官僚,为了附庸风雅,身边需要一些清客,齐白石杰出的绘画技艺和浓厚的文学修养,让它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清客,从而能够增广见闻的同时,挣了不少钱。
6. 八十岁还能生养孩子,牛!齐57岁的时候,到北京定居,娶了小妾胡宝珠。此后胡氏每隔几年就一个孩子。直到78岁,胡氏还为他生了第四个孩子。我感觉这是个奇迹。无论如何,齐的身体是很不错,这可能是他创作丰硕的原因之一。
7. 对家人得刻薄、薄情。
五十多岁分家时,老二病死,老大无业。可见他忙于挣钱却不力管理孩子的学习。这方面严重不及他的爷爷和母亲。根据自述,老二出生的时候,齐在胡自倬家里读书学画,这期间他还靠卖画、替人画像挣钱。还有些余钱的。我觉得相比于他自己小的时候,家境可能还要宽裕一些。他自己小的时候,爷爷和母亲都设法让他识字、读书,后来让他学木匠手艺。他自己却不设法让孩子学一门技艺。他后来挣了300多两银子,拿去买了新房,种了荷塘,让儿子在大夏天守荷塘,孩子在太阳下晒太阳,蛮可怜。而那一段时间,他自己在院子里造了书房,专事绘画。经济条件该是蛮好的了,为什么没有想过让孩子上学呢?
父母年迈时,为躲避兵灾,自顾自己逃跑。连孩子都不带。
齐在亲人逝世后表现出极大的悲痛,甚至专门作画、作文悼念。但是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却没有实际得行动予以照顾,也缺乏对孩子得培养。我感觉齐白石是一个很自我得人,说得不好听,是一个极度自私得人。
8. 天赋要珍惜。齐白石小时候颇有绘画得兴趣和天才。最早是描摹门上贴得“雷公图”,越画越像,后来开始临摹和绘画其他的东西。等到获得“芥子园画谱”的时候,简直如鱼得水。其实在他家里人看来,小时候读书不过是为了将来识字、记账,并不奢望他去考功名;他的绘画兴趣还曾一度被训斥、遏制。但是齐自己没有放弃。没想到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后来发展成终生得糊口技艺。发人深思。
9. 文学修养。昨天遇到的一个文学修养得问题,现在有了答案。齐白石并非一个文盲。最初爷爷教他认识了300多个汉字;后来跟着外公读了一年私塾,读《千家诗》、《论语》;后来在胡自倬家里读《唐诗三百首》、《孟子》等;这都算是比较专门的文化学习;后来参加两个诗社,与王闿运交往,与樊樊山、陈师曾等人交往,都受到文化熏陶和鼓励。所以,其不但不是文盲,而且还是一个会作诗、有较高文化造诣得人。
PS1
《齐白石自述》是齐白石老人亲述,由门人张次溪记录,原是请吴江人金松岑为白石老人作传所备的素材。可惜金在未来得及写作传记前逝世了。因为是作为传记得素材,内容肯定是真实的。
当然,必然存在一些齐不乐意“为外人道也”的内容,没有记录在案。
PS2
齐白石的祖父母、父母,以及他自己,都是长寿的。按他的自述,他们家在清末原本有1亩田,好年景的时候能够收六七石稻谷。这大概是全部的“不动产”,此外还要靠其祖父和父亲去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认识,是“穷得很”的。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其祖父母、父母都活到了近80岁。他自己则超过了90岁。而且他自己最后一个孩子降世时他已经近70岁了。可见这一家子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好。不过他们家也有不少夭折或者早逝的,他自己的孩子就几个早逝。
我(们)有时候笼统地认为旧社会卫生条件差,经济条件落后,人的寿命很短,穷人家尤其如此。从齐白石一家的情况看,这个印象可能是不准确的。
PS3
齐白石的自尊心。齐白石有很强的自尊心。
小时候家里穷,他在自述中说,穷苦的滋味,只有穷人自己知道。这句话是对的。
所以他一生的奋斗,都是为了改善生计,挣钱。学木匠,是为了找一门糊口的手艺;学画画,开始画人像是因为在照相技术不普及的情况下,乡下财主和富裕人家总希望留几张画像,所以学会了画像就多了一门吃饭的手艺;胡自倬劝他留在胡家学诗画,他很犹豫,是因为不能做工挣不了钱,直到胡师说他卖画亦可挣钱,而且胡师常常在他的朋友圈中鼓吹齐白石的画技,以扩张齐画的市场、改善生计。齐白石从工笔画转学写意,是为了更好地画花卉,卖画。。。
老了,有了钱。他居然想到要请名家给自己写一本传记。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奢望的。其实就是一种出人头地的愿望,也是自尊心使然。我记得90年代四川有一个养猪大户刘显和,养猪发达了,后来还创立了“刘显和”猪饲料品牌。后来专门找人给自己作传,好像把人的经历夸大得很厉害。他们家本来是普通的人,可是一发了财,就不能这么随便。如同古人说不能锦衣夜行一样。
PS4
齐白石画画是作为一门生计手艺来看的,他学诗也是这个态度。所以很沉着。不浮夸,不求名。
只求利!作为商人,求利的好处在于,必须努力改进自己的技艺,使自己的画作招人喜爱。而且30多岁以后,画画成了他唯一的生计手段,所以他不断地画,每天都画。很大程度上,画对于他而言不是一个仁者见仁的艺术品,而是一个可以反复重复、不断摸索改进的工艺品。所以到了后来出了精品。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吧。
下面是网上找来的齐白石的几幅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