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机制探讨
高 峡
认识科学精神不能囿于精神一端,而应回到科学的实践;不是分开、割裂认识科学的精神与物质的活动,而应包含两者统一的全部实践。
当我们运用精神与物质辩证关系考查科学精神之际,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科学家在践行科学精神同时,伴随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是他们普遍选择了简约朴素的生活方式,就是说,这两个品质往往同时出现在中国科学家身上。如果说精神与物质两大要素构成生命,科学精神与科学生活组成科学家人生,那么精神(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科学成就、学术财富)的追求与生活的简约这两者组合构成中国科学家的人生之树。而且越是科学成就突出者,这种现象往往越是鲜明。
在此,笔者将科学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简约这两者和而一身的理念称为“目标导向(适应)原则”。
目标导向(适应)原则是指有高度精神追求的人,在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压力作用下,为坚守目标,减少干扰,将精力献给事业,在生活上以简单、朴素、有效为原则,从而保持高度精力于事业追求,成为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或目标的成功者。科技界中“十年磨一剑”、坐“冷板凳”的成就者,多是行进在科学精神世界中的目标导向者、物质简约生活的适应者。
比如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科技专家;又如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孙家栋、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及“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顾方舟、程开甲,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精神追求与生活简约合于一身的目标导向(适应)原则。他(她)们获得崇高称号,一方面折射出他们在探索新知的道路上奋勇拼搏的精神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另一方面诠释了他们科学为民的浓郁家国情怀和朴素的人生。在新中国大地上,这样的科学家数千上万。
一方面科学成就卓著,另一方面生活简约朴素,甚至将终生所有积蓄捐献给国家,这样的科学家不在少数。“布衣院士”卢永根,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代表。他对科学实事求是,学风严谨,生活简朴,淡泊名利。2017年罹患癌症后,他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无偿捐献给华农,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在慷慨捐赠的背后,是卢永根坚守一生的节约。他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没有全职保姆,过去常常在学校食堂与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他笔记本有自勉题字: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卢永根:“布衣院士”,勤俭爱国奉献一生》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09/29/c_1125053963.htm
不仅老一辈科学家如此,当今不少功成名就的中年科学家也继承了老科学家的高尚精神与朴素生活原则。在他们“三十而立”面临压力和困惑时,他们都是将人生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的年代献给了科学事业,他(她)们的精神追求要求自己必须在青年时代就为人生与梦想不懈战斗,而在生活方式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朴素人生。
无论是老科学家还是今天有成就的中年科学家,可以看出他(她)们人生理念的共性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上要作一个高尚的人,物质上要做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
本文提出的科学家“目标导向(适应)原则”,启发于西方人提出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奥卡姆剃刀定律),或称简单有效原理。据百度网站介绍,该定律由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这个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科学家们普遍接受奥卡姆剃刀原则。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奥卡姆剃刀已经成为重要的科学思维理念。爱因斯坦的描述:万事万物应该都应尽可能简洁,但不能过于简单。艾萨克·牛顿的描述: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释自然事物的特性,则我们不应当接受比这更多的原因。
中国科学家汲取了世界科学文明的养分,又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国科学家在生活方式上不仅有简约、朴素、有效理念,也有:大道至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避重趋轻、避繁逐简、以简御繁、避虚就实以及健康生活、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精神追求、放松减压、心态平和、控制欲望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生活理念。
中国科学家普遍表现出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两者高度统一,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中国科学家的理想、人生与国家、人民、社会的一种良性互动,这种良性互动即符合科学简单有效原理,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与中华文化美德。科学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简约两者高度统一,也为科学精神贴近生活气息奠定了现实基础,从此基础出发,为探讨弘扬科学家精神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此提出如下认识与建议,与同行交流并求教。
一、科学精神在科学实践中培育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渠道与根本机制。科学精神要在科学实践中培育养成,离开了科学实践、离开了实验研究,科学精神就成了无根之树。
作为学术交流的实践者和规律研究者,科学精神在学术交流中的体现为我所关注。现从“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态度”与“崇尚理性质疑”(参见2007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官方公布的《关于科学理念宣言》)视角,讨论一下在学术交流中,科学精神在科学实践中培育问题。
从科学史来看,科学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而科学发展更多的时候离不开创新。哥白尼的“日心说”、拉瓦锡的“氧化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的遗传理论,都是对当时主流观点在继承中质疑的结果;玻尔的量子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则是对牛顿经典物理理论的批判甚至决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与世界科学大师一样,非常重视质疑、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钱老在“钱学森之问”中所说的培养“非凡创造能力人才”,不仅仅是指在科学成就上非常卓越,还包括理性怀疑、不畏权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创新精神。钱学森坚守科学精神,是他长期国内外科学实践磨练的结果。反之,我国学术交流中质疑批判精神普遍缺乏,根本原因在于批判性思维在科学实践及学术交流中长期缺失教育与培育。
实践出真知,科学实践培育科学精神,这是弘扬科学精神的主渠道与根本机制。这是科学界的常识。本文要讨论的,还在于往往被忽视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生活方式的关系上,从物质与精神统一的视角,探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机制。
二、简约朴素生活方式是科学家的美德,也是通往科学家精神的桥梁。之所以说是美德,在于简约朴素生活对科学家个人是有效的,对社会资源是节约、可持续性的,称之为美德。培育这种美德还有其它意义吗?有,就是桥梁的作用。之所以说是桥梁,在于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两者不是互不关联的孤岛,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人生之树。将物质与精神合在一起考查,并找到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我们就自觉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上述美德为何在中国科学家身上具有普遍性,就能够认识到科学家精神与普通人生活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即科学精神与普通人生活气息是可以相通的。物质生活是精神追求的敏感指示器。用一句中国先哲教导华夏子女的一句话:寡欲清心、宁静致远。这里古人说的“远”,用现代的语言为“诗与远方”。对这道人生风景线,一位名为桃园野菊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从容的生活,淡淡的心境,清澈的情怀,展示着生命的力量,传递出大爱的信息,那就是经典而永恒的美与深情,高雅而温润着此去经年。人生如水,清者澈;人生如花,淡者香。
这启示我们:美好高尚的科学家精神,如果普通人一时难以达到,那就先从简约朴素生活方式开始,从朴素生活方式入手磨练精神追求。安静中求简,淡泊中求雅,慢慢走向人生本色,逐步靠近科学家精神。
在“目标导向(适应)原则”中,目标导向是第一要义,生活适应是第二要义。前者构成科学家的精神与力量,后者支撑着科学家的物质与生活。精神与物质这两者和谐地体现在科学家身上,构成科学家全部的工作与生活实践,成为当今中国人工作与生活中最美风景线之一。
三、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生活的协同机制,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增添新动力。以往弘扬科学精神的路径主要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视角出发,从家国情怀等精神视角去激励激发。虽然从科学研究视角建立相关机制,确为弘扬科学精神的主要机制,但与生活气息联系不紧,普通人由于缺乏科学家的实践难以学习达到。如前所述,将科学家精神与科学家生活相结合,寓“弘扬”于“生活”之中。体验科学家生活,逐步进入科学家境界,探索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生活的协同机制,可破解弘扬科学精神的上述困局,从而完善弘扬科学家精神机制。虽然简约朴素生活方式不一定铸成科学精神,但生活奢望多则难以培育科学精神。寓“弘扬”于“生活”之中,有助于打通科学精神孤岛现象,有利于培育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从而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增添新动力。
科学家“目标导向(适应)原则”人人可学。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以学修身,即以目标为导向,在国家大目标下导向个人小目标,有了大目标和小目标,就有了追求科学事业与个人兴趣结合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就可以应对各种挑战与困难。当把目标当作最美风景的时候,所有的奔波和磨练都是值得的。当他们回首往事时,就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就会把“一蓑烟雨”过成了“诗与远方”。
四、借鉴西方培育科学精神包容性较广的经验,发展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与我们普遍认为科学精神只在严肃的科学实验环境中产生不同,西方科学界则将这种环境扩大到在我们看来属于非“科研”而属于“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比如午餐、茶歇、散步等。以至我们一些人可能会问,科学精神如此高大上的东西怎么可能在这些散漫、随意的场合产生呢?
其实,许多科学灵感、科学思想初始是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这种有利于产生科学创新思想的环境,较早就为西方科学界包容在培育科学精神之中。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1894年11月—1964年3月)关于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森布卢斯(Arturo Rosenblueth,1900~1970)领导的、在餐桌上通过自由讨论而形成的。
据有关学术交流故事书记载:人们在访问哥本哈根学派时,常被带到食堂去,一位领导人风趣地说:“这是我们最大的实验室” 。事实上,哥本哈根学派的很多物理思想、实验结果的阐明,都是在这里通过饭前餐后的热烈讨论而产生的。这一奇妙的作法,如同一项重大的发明一样,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因此,国外有些科学家经常聚集在咖啡馆内,毫无拘束地交流学术问题,他们在桌子上排列公式,在餐桌上计算检验。物理上著名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创立,其萌芽思想就孕育在咖啡馆的餐桌上。现在外国有些大学和研究机构,还特别规定延长午餐时间,让大家充分展开自由讨论,这就是传为美谈的“科学午餐”。
在美国宇航局工作过的日本系统专家西川英夫,在饭厅里听到大家正在讨论人造卫星上火星的问题,有人说,火星周围大气密度比地球大得多,因此,火箭去火星可以不要逆喷射。西川英夫就联想到卫星返回地球时,也可利用大气密度,让它角度小些,在大气中多飞行一点距离,也可以不要逆喷射,既省燃料,又使结构简单。这些话就被记录下来,转给了有关部门,后来卫星的返回,采取了这个办法。
著名科学家海森堡曾经表示过,他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与玻尔的一次散步开始的……在3小时的散步过程中与玻尔的交谈使他受益匪浅,对他后来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重大而持续的影响。
这种“休闲式”学术交流不仅没有破坏学术讨论的氛围,恰恰相反,它使需要灵感和激发创新思维这种学术交流的高境界得到有效发挥,更有利于“goodidea”的激发、产生。
受到科学界尊崇的哥本哈根精神,就是选取科研与生活中的有效元素服务于创新思想。西方著名传记作家穆尔是这样评论哥本哈根精神的:“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繁忙、激动”与“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的结合。依托哥本哈根精神,其提出者及主要创建者丹麦著名科学家玻尔,才成功地在丹麦开辟了欧洲一个物理学高地,成为当时物理学爱好者们的天堂,在那里培育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创造的科研制度和良好学风,也成为世界科学圣地和人才成长的摇篮。
中国科学家精神是在现代中国环境中成长起来,服务于中国科学及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文化,这种精神有着爱国、奉献、家国情怀等中国科学家精神元素的特点。在新时代,她将不断吸收世界科学精神养分,培育更有特色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信仰知识的精神,它以求实、创新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是否符合人为某一规定,某一时间段、某一场所为衡量标准。求实、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基准。
科学精神不为科学家所独有。普通人只要尊崇科学精神,在工作中实事求是并不断争取更好、更优异的成绩,就符合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长此以往就可以掌握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需要增强对公众的吸引力,科学精神需要更贴近生活气息。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在理念与机制上不断创新,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为世界提供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智慧。
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科学精神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科学精神在发展之中。在疫情“新常态”下,在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陡然增多的情况下,越是复杂就越要精力专注,客观上需要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停止多余的、过度的欲望,倾其一生做好一件事,这种信念都指向中国科学家精神,指向有效原则。相信中国科学家精神及“目标导向(适应)原则”,将在建立人与自然新平衡、新秩序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高 峡 2020年7月1日
说明:该文7月3日投稿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新时代追梦人”主题征文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评审及社会公示,于8月20日公布获“二等奖”。现将原文公布于此。
笔者 2020年8月22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292-124743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