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
为什么我们治理学术不端缺乏“内力”?
2019-2-10 19:05
阅读:8802
标签:质疑批判, 自我纠错

为什么我们治理学术不端缺乏“内力”?

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揭露学术造假、惩治学术不端,历来是繁荣学术、保护学术生态、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战场而为科学界所重视。

在学术不端事件频出的2018年,我们发现国内与国外在披露学术造假过程中存在差别,揭示出我们在遏制学术不端机制上的差距与不足。

比如,2018年,日本京都大学官网“主动披露”该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CiRA)研究人员发表于美国《干细胞报告》杂志网络版上的一篇论文中,多处捏造和篡改数据,CiRA负责人、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为此召开记者会致歉科技日报北京1月23日电2018年日本著名研究所曝出论文造假丑闻);“哈佛大学下属医学中心‘主动举报’并‘要求撤下’某知名教授31篇稿件,同时‘认罚’1000万美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董事会‘投票通过解雇’该校某副教授在申请联邦经费的研究中造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422394.shtm

与国外学术机构多主动揭露自身内部学术造假不同,“我们的学术不端问题几乎都是由外部‘抖出’,学术机构内部似乎缺乏学术不端问题的识别能力,而非靠外部力量‘捅出’而不作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422394.shtm

那么为什么我们揭露学术造假“内力”缺乏呢?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分析,造成学术不端和揭露学术造假“内力”缺乏的原因众多:“利益链”的巨大诱惑、过渡“行政化”的弊端、学术评价标准的不当、学术组织纵容行为的“撑腰”、学术监督体系的缺位、学术共同体的失能、学术道德知识的缺乏等等。为此,在多要素构成的学术造假上构筑防线是必要的,然而多在这些 “外力”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学术道德、惩治学术不端,主要不是靠外部的力量,比如靠正面宣传科学家精神、靠外在科学道德的教育,靠社会力量的惩治,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揭露学术造假、惩治学术不端,从根本上来说,要靠科学“内力”,靠学术机构、学术单元内在的良好运行机制,这是学术生态良性运转的正途。科学的良性运转从根本上来说需要靠科学 “内力”调控。

那么科学自身有没有这套调控机制呢?有!这就是科学的质疑批判机制,这是自近代科学产生400多年来一再证明的繁荣学术、扼制不端的有效机制,而且这个机制是科学内生的,不是外力加在科学身上的,它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以质疑批判为机制的学术交流是科学的免疫系统,是科学必不可少的自我纠错机制。

质疑批判是科学发展进程中依靠自身力量的一种创新机制与纠错机制。这种机制是在学术民主的环境中,通过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交流,并在交流中,运用质疑、争鸣、批判的方式,以认识隐藏在自然事物背后的秘密并及时纠正不符合客观世界的认识,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能胜利地到达到彼岸。正如科学学家精辟论述的那样,学术交流是“科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机制”。在这个“基本机制”中,纠错机制非常重要,学术交流如果失去了纠错机制,那么学术交流的价值观就有问题了。

一个组织内部如果没有自我纠错机制,这个组织是难以长久兴盛不衰的。科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活动,在400多年近现代科学史中,之所以不断繁荣发展,也正是因为科学具有一套自我纠错机制。纠错与创新同样重要,同样功不可没。这两个机制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没有纠错的创新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可以说,创新与纠错是经略科学的精神路标。

在“韩春雨事件”中,打破扶摇直上、一夜暴名神话的决定性力量在科学内部的质疑,是科学质疑使韩春雨发热的头脑暂时或者永远冷却下来是不争事实。质疑与批判是科学可靠性的最后一道防线。韩春雨团队主动撤稿,虽然还存在一些专家所说“谜团加深”的疑惑,但它也再次验证了质疑批判对学术健康警告的作用,验证了我国科学界“自净”机制的存在。

质疑批判是许多科学大师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在钱学森科学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钱学森当选中国科协主席之后,他发现当时我们学术交流主导思想有缺陷,科协、学会的基石—学术交流根基不稳,即学术交流的封闭与一言堂现象。他说,“在我们思维科学这个新的领域里,没有什么权威,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暂时统一不了认识,也不要紧,慢慢来。总之,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充分发扬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钱学森:《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载于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162页)

1996年钱学森又语重心长地指出,“学术不够民主,是科学向前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但当时的学术交流管理层似乎没有意识到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的价值,没有认识到质疑批判机制对于学术繁荣、科技创新的意义,因而在提倡学术交流争鸣质疑批判上迟迟缺乏作为,以至在其后的一段时间,我国一些老科学家一直留恋他们经历过但已难见的自由讨论、敢于质疑、不畏权威的学术氛围。(《科学网》《为什么老科学家怀念以前或国外的学术氛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1292-587873.html到 2009年钱学森质疑批判的学术交流思想汇入 “钱学森之问”而惊醒国人,引起科学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缺乏学术交流质疑批判的负面挤压效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慢慢显现,科学精神长期不振、学术造假猖獗盛行,申报科技成果的浮夸、包装拼凑等不良风气难遏、科研界风气日益浮躁,至今学术环境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无不与质疑批判思想的缺失有关。学术环境的不良不仅有学术作假,也包括缺乏敢于质疑的学术氛围。

如同一个没有白血球和免疫系统的人体难以抵御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一样,我国科学机体缺乏质疑批判这一科学自我纠错机制,为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术不端猖獗留下重大隐患。在名利重重诱惑下,一些人或明或暗地用学术资源去做交易,当学术资源不够时有人不惜用学术名义去冒险,最终走上学术道德的歧途。

科学研究中学术不端从来就蛰伏其中而不论西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思想家,很早就开始忧虑,科学技术和资本密切结合之后出现的失控现象。据说,以学术资源在学术市场中 “换取收益”“获得名利”,就是西方一位名叫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家发现的“理论”。说白了这个“理论”就是为学术交易正名。所以西方的学术造假、论文撒稿事件照样层出不穷。在学术不端的生成上,东西方没有本质差别。差别在于,他们较早就密切关注学术“失控现象”而产生一种“对内学术诉求”,因而学术交流质疑批判,在外国普遍正常而在国内则罕见;差别在于,怀疑主义在西方科学文化成为科研规范(科学的社会规范:公有主义、普遍主义、原创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理性及质疑批判成为西方科学文化的标志。而中国的科学文化尚在起步阶段。得益于西方有相对规范成熟的质疑批判机制,不仅学术见解不同大胆争鸣质疑,对学术造假也有勇于揭露、穷追不舍的传统。在这种科学文化影响下,西方学术单位对自身内部的学术不端多“主动举报”并“要求撤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一些学术单元和管理者常常以取得科学共识为学术交流目标,不愿意甚至回避质疑批判,一些科技工件者即使有不同学术见解因为怕“伤面子”、“得罪”权威而不敢当面质疑,殊不知这种敝屣质疑批判的作法不仅使正常的学术争论消缺,造成创新动力不足,也使科学自我纠错机制缺失,造成科学大厦之基不牢。

质疑批判与科学精英同行。真正的科学家无不高度重视科学的质疑精神气质。在爱因斯坦与玻尔著名的学术论争中,他们互相挑战对方的学术论点,回击对方的学术论证。科学史表明,科学在取得共识之前,往往都经过质疑、争鸣这个过程,没有也不可能一开始讨论就取得共识。没有科学争论的“共识”不是真正的共识。质疑是认识科学的一个过程,甚至是科学认识的一个常态,而共识往往是过渡期,即使科学一时取得共识,新的质疑又会生起。

质疑批判与科学共同体并进。一百年多年来,国际科学界推崇和向往的科学共同体如卡文迪许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哥本哈根学派等,他们创造的为科学界所称道的科研环境有诸多要素,其中质疑批判为核心要素之一不可或缺。在这些科学共同体中,质疑批判成为学术创新的催化剂,催生了大量足以影响人类进步的重要科学成果,培育了众多令人瞩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创造的科研制度和良好学风,也成为世界科学圣地和人才成长的摇篮。

借鉴世界学术交流质疑批判机制,针对惩治学术不端“内力”缺乏之症,有必要从根本上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倡导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气质,着重树立新一代年轻学者的学术心态与观念,在加大惩治学术不端“外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术单元识别、揭露学术不端问题的内生动力。击穿学术不端的云遮雾障,我们应当在挖掘遏制学术不端的源头活水上,在提高科学自我纠错“内力”和优化学术环境这些基础性的“工程”上下功夫。2016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条款,应当适时细化,使学术生态环境走向良性持续发展之路。

行文至尾声之时,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意犹未尽,从心中流出《质疑批判思想之歌》一首,献给正在兴起的科学文化论坛。

质疑批判思想之歌

 

质疑批判思想

你是“科学家的美好品质”,

“科学内在精神”之含蕴。

你是科研必备的基本素质,

揭开自然世界奥秘的利器。

你是砥砺思维的砾石,

抑制残缺假冒科学产物出笼的有效工具。

你是击穿学术不端云遮雾障的电闪雷鸣,

科学自我纠错的内在动力。

你,科学家的“思想实验室”,

在激发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上无以伦比;

你,在科学历程中,

与科学精英同行,与科学共同体并进。

你,科学文化的天然旗手,

对认识进行反思、拆解、修正、重构,

让科学充满自信,做最好的自已。

 

有人说,你是西方科学文化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你的基因,

殊不知,

百家争鸣、怀疑思想,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一笔,

这让李约瑟曾称颂不已。(注1)

只是近代以来,

随着国力衰微,

自信、质疑被搁置,

但并非沉沙折戟,

    只待条件适宜,争鸣机制重起。

上世纪50年代,

社会主义文化,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波高潮,

改革开放,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科技创新战略新时代,

你历久弥新,春风又起。(注2)

建构质疑批判思想

与回答“钱学森之问”同质,

路漫漫其修远,

科学强国在佳期。

注1英国著名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指出,“像对所有的自然知识一样,怀疑的态度是中国思想的要素之一。他同时认为,中国怀疑论传统的主要倡导者――王充,就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王充在《论衡》中的“论述充满理性并且以一种彻底的批判态度对待他的研究。”“王充所强调的怀疑论的教义贯穿于中国的历史,代表了中国诸多文化成就。因为怀疑论的存在,儒学家采取嘲讽鬼神信仰的态度。”李约瑟还指出,在王充之后,还有范缜以及天文学家、占卜家刘基纯等怀疑论的典型。(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1年12月第一版第198页、205页、213页)

注22016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文件中,“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条款,使争鸣质疑机制“春风吹又生”。近几年,勇于争鸣、大胆质疑的学术氛围在一些学术环境良好的学术单位有所增强,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始勇于与争鸣质疑握手。

                     

                                 2019年2月10日于塔什干

 


相关专题:学术不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292-11615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