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与知识边界拓展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以探索为帆,以实践为桨,点燃创新的火种,不断推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与突破。为激励并支持中国青年科研人才的发展,Wiley于2024年设立“新锐科学家奖”,首届奖项聚焦于生命科学领域,并委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支撑奖项遴选。
评奖历时三个月,经过严谨、公正且多维度的遴选评审,首届“Wiley新锐科学家奖”5位获奖者名单已于2025年3月正式公布。
为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推动学术交流与跨界对话,Wiley将于2025年5月24日在北京举办首届“新锐科学家奖”颁奖典礼。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因本次活动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原定场地接待能力已达上限。为满足更多观众的参与需求,我们特别增设了线上直播渠道。
线上直播将全程呈现包括颁奖典礼、学术报告等。目前,线上直播的报名通道已开启,欢迎大家访问下方链接,报名观看直播。
温馨提示:为确保最佳体验,我们建议已报名观众尽量亲临现场(含专属福利与互动机会)。
典礼时间
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下午
14:00 – 17:45
典礼日程(拟定)
圆桌嘉宾简介
曹晓风
曹晓风,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中英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政协第十三、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第九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和作物温度应答机理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优质饲草选育和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
朱永官
朱永官,浙江桐乡人,生态环境学家。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侨联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理事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和党委书记。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主要成果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2023)、2013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农业科学奖和2022年获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等。2016-2024年连续九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李孟华
李孟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A类)、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际动物遗传学会羊遗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羊遗传与种质创新方向”研究。获“欧洲科学基金-生命、地球、环境和极地科学部”青年科学奖(2011年)。已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 Current Biology、Genome Research,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
张辛
张辛,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 SCI 研究论文 28 篇,包括Nat.Metab.(2025)、Adv. Mater.(2024、2024、2022)并被Sci. China Life 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期刊)选为封面文章。共授权专利38项,其中“一种关节软骨修复再生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获2021年中国专利金奖 ,实现1000万元成果转化,并成功进入临床应用,已经在8个中心临床治疗中治疗病人230余例;“一种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固定的锌-锰-镁合金界面螺钉”于2021年实现50万成果转化并在13个临床中心开展临床试验,治愈患者160例。
武志强
武志强,致力于研究植物细胞器基因组变异等进化生物学问题,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入选广东省青年项目、中国农科院青年项目等的支持,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60余篇文章,总引用超4800次,连续入选近几年的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张莹
张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肿瘤免疫研究,在细胞焦亡机制与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编辑,肿瘤中的免疫代谢重编程,及肿瘤疫苗开发等方向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报告人简介
Abel Barral Cuesta
Advanced Science期刊,Deputy Editor, 生态环境方向学科主编
Abel Barral Cuesta博士,获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博士学位,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加入威立(Wiley)之前,曾担任One Earth,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和Nature Plants 等生态与环境领域顶尖期刊的编辑。
段巧红
山东农业大学 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大白菜生殖机理及育种应用
段巧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十字花科植物受精机理研究,系统阐述了植物花粉管与胚珠相互作用以保证受精成功的分子机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自交不亲和调控机理;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形成机制等等,成果发表在Nature(两篇),Current Biology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入选“2024农业科学重大进展”论文;相关育种新技术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合作育成2个大白菜品种,为蔬菜突破性种质的创制和新品种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荣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荣获2024-2025年度Wiley新锐科学家奖-生命科学奖项。
余光创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
余光创,教授、博导,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主任。长期致力于开发生物大数据分析算法和软件,在Nature Protocols 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中国高被引学者。
蔡潇潇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修复系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口腔组织工程
蔡潇潇,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修复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主要从事口腔组织工程研究。在Nature Protocols,Advanced Materials 等杂志发表通讯论文120余篇,其中封面论文15篇,ESI高被引论文10篇,影响因子>10的22篇,主编英文专著2部,累记引用6715次,H-Index=48。获得IADR杰出科学家奖,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刘立鸿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研究方向:抗病毒与遗传免疫
刘立鸿,武汉大学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研究病毒感染与免疫应答。成果发表于Nature(6篇),Cell,NEJM,Lancet 等期刊,被引超11,500次。发现并转化多种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率先报道mRNA新冠疫苗免疫印记问题并促成更新换代,及时向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新冠突变株抗原性变化信息。
程强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核糖核酸北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mRNA靶向递送和治疗
程强,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研究员、核糖核酸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员,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创中心“揭榜挂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长期从事新型mRNA靶向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杂志上发表50余篇(含5篇ESI高被引论文),申请授权20多项国际专利。相关一系列国际专利独家许可生物公司完成超4亿美元融资进行临床转化,并推动至少2项管线进入到临床1期阶段。
奖项评选专家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颁奖典礼线下活动信息:
温馨提示:为确保最佳体验,我们建议已报名观众尽量亲临现场(含专属福利与互动机会)。
典礼地点
北京 · 西苑饭店 主楼一层宴会厅(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
周边酒店入住推荐
北京西苑饭店【会议酒店】 北京国谊宾馆【距离会议酒店1.4公里,车程约5分钟】 北京朗悦酒店【距离会议酒店1.4公里,车程约5分钟】 北京诺宾酒店(中关村国家图书馆地铁站店)【距离会议酒店1.4公里,车程约5分钟】 北京中关村美居酒店【距离会议酒店2公里,车程约7分钟】 北京远通维景国际大酒店【距离会议酒店2.9公里,车程约10分钟】
交通指南
自驾:导航至【北京西苑饭店】,将车停至酒店地面停车场。 公共交通:可搭乘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D西南口出】、9号线【白石桥南站B东北口出】、16号线【二里沟站A2口出】。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辛女士 yxin@wiley.com
我们认为影响因子并不是衡量一本期刊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正在改进衡量和提升 Wiley 期刊影响力和作者科研成果影响力的方式。在未来,我们将采用更广泛的基于期刊和基于文章的评价指标,以提供更丰富的形式来展示期刊表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Wiley开放科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1312-148678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