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lq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rilqy

博文

[JCR]印度棉花品种间害虫及其天敌的季节种群趋势及相对发生

已有 342 次阅读 2025-4-7 10:4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印度棉花品种间害虫及其天敌的季节种群趋势及相对发生

背景:棉花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都受到大量节肢动物害虫的侵害,造成重大的直接和间接产量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害虫数量和产量损失,需要了解害虫的季节性种群趋势及其天敌的相对发生情况。本研究对印度中部3个棉花物种害虫、天敌的季节种群趋势及其相对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棉花营养生长期(播后60 d)刺吸式害虫的数量和多样性较高,随作物成熟而下降。除棉叶蝉(Amrasca biguttula biguttula Ishida)在8~9月对棉花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外;在整个研究期间,其他刺吸式害虫种群很少达到经济阈值水平。除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外,其他棉铃虫的种群数量较少。由于棉红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发展,在2017-2018棉花生长季节其种群数量爆发,成为棉花作物的主要威胁。在棉花营养生长的早期阶段,发现大量的捕食性节肢动物,包括瓢虫、草蛉和蜘蛛,积极捕食棉花中的节肢动物害虫。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绿铃侵染率与信息素诱捕器中棉红铃虫蛾的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过去1到2周的平均气候条件对棉蚜、棉叶蝉、棉粉虱和棉蓟马等刺吸性害虫的种群波动有显著影响。陆地棉品种RCH 2和DCH 32以及海岛棉品种Suvin对棉叶蝉和棉蓟马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而亚洲棉品种Phule Dhanvantary对刺吸性害虫有较强的耐受性。

结论:本研究对棉花作物的害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易感品种需要采取更多的植物保护措施,这会导致较高的成本投入。因此,选择合适的品种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农的植棉收益。

Title: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 and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among cotton species and cultivars in India

Authors: NAGRARE V. S., NAIKWADI Bhausaheb, FAND Babasaheb B., NAIK V. Chinna Babu, TENGURI Prabhulinga, GOKTE-NARKHEDKAR Nandini & WAGHMARE V. N.

J Cotton Res. 2025;8:12

https://doi.org/10.1186/s42397-025-00214-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5953-1480945.html

上一篇:[JCR]陆地棉光系统II(Psb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谱研究
下一篇:[JCR]石灰性土壤中优化锌肥施用促进棉花增产
收藏 IP: 123.160.246.*|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