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宴席都有曲终人散之时,拙作《核科学群英谱系列》自法国学者贝克勒尔至我国著名科学家邓稼先,暂时告一段落. 为了给读者留下少许回味和记忆,本文作者作此后记.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记叙了贝克勒尔、居里夫妇、卢瑟福、查德威克、费米、伽莫夫、外兹扎克、迈特纳、吴健雄、迈耶、简森、雷恩沃特、(小)玻尔、莫特尔逊、贝特、魏格纳、霍伊尔、钱德拉塞卡、有马朗人、于敏、王淦昌、赵忠尧、吴有训、钱三强、何泽慧、张文裕、王承书、邓稼先. 这些学者都是大英雄,他们对核科学事业做出不朽贡献. 这些名字与核科学的发展交相辉映,核科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部有温度而引人入胜的文化史,核科学也因为这些科学明星而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由于作者视野的局限,很遗憾国内外很多著名学者没有包含进来,还有很多学者在核科学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不为外界所知. 然而因为个人偏好,本系列以国际上从事核科学基础研究的学者以及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奠基人为主,本文作者希望以后找时间能在这方面继续做一些补充与整理工作.
随着对于原子核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核科学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在本系列的序言中以及其它地方我们多次强调了每年全世界多达万亿美元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于核科学技术产业[见注解1],核科学渗透到许多行业中. 从事核科学技术领域学者也有一长串闪光的名字,有不少人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如今许多行业日趋饱和,而核科学技术是毫无疑问的朝阳行业,拥有无比灿烂的明天. 因此,年青一代了解学习核科学技术是有益的, 本文作者呼唤青年才俊加入到核科学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来[见注解2].
在基础研究方面,核科学也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实质是核科学问题或者与核科学直接相关. 在经历了90年代的低潮(在我看来,那次低潮完全是一场误会,见[见注解3])后,核科学又一次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近年来经过科学界大规模讨论凝炼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包括数学、化学、医学健康、生命学科、天文学、物理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生态学、能源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中,有4个科学问题的实质是核科学方面的挑战,例如元素周期表终结在哪里、宇宙重元素起源、致密星体的结构和形成机制等, 而核科学的进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自然界预计存在八千到上万种核素,而迄今为止天然存在加上实验室合成核素的种类只有三千多,还存在大片区域的核素有待拓展,这种拓展不是集邮式的积累,而是存在许多新的物理和机制. 作为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核科学的明天会更好.
也许有人偶尔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觉得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火红年代或社会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可能也如此), 并私下里假定自己如果出生在那个年月可能如何会有所作为. 可是我们想想, 中国在十九世纪末已有数亿人口,但是只有(无任何家世背景的)毛泽东和他的领导集体成功引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走向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在20世纪初欧洲物理学界风云际会,只有爱因斯坦在1905年爆发式地提出那么多重要的基础性概念.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顾影自怜是没有意义的,还是基于现实向前看,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初入世事的年青人可能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核科学无论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应用技术领域,都有十分远大的光明未来,可谓天地广阔,有志于核科学的年青一代大有可为.
Ps: 从今年6月开始,本文作者在许多朋友、同行和前辈的鼓励和支持下撰写了核科学群英谱系列,反应热烈. 在这个核科学群英谱系列的准备过程中,孟杰、张丰收、张焕乔等老师在公开前阅读过大部分的文稿并提出意见, 李志宏、张丰收、张焕乔、周善贵等老师为部分文章提供了参考资料,冯达旋、罗亦孝老师科学网上登出文稿后做过多次点评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
----------
[注解1] 见高能所柴之芳院士的一个报告, 摘要链接: https://www.cnnpn.cn/article/25313.html 或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817454 ,在近期拙作“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的真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62458.html] 中对这个市场规模与近年比较流行的半导体市场做了比较.
[注解2] 根据本文作者的拙见, 学科发展呼唤和造就科学明星, 科学明星使得学科显得更有魅力, 这就像时势造英雄, 英雄(在某种意义上)改变历史进程一样. 这些科学明星往往能讲出普通学者很难讲出的、为公众所乐听的、十分准确、生动而有深度的叙事,并推动学科兴旺和发展. 另一方面, 一个学科发展有其内在必然的规律和法则, 负面阻碍只能逞一时之能,当前核科学处于发展轨道上,此乃历史大势所趋也.
[注解3] 在九十年代里, 核物理处于低潮期. 这里仅举一例解释说明. 1993年5月在核物理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总结发言是MIT 的著名学者Herman Feshbach 做的,他的总结发言刊登在 Nuclear Physics A 570, 429c-438c (1994). 在总结发言的第一段中,他讲了他自己的遭遇: “For many years nuclear physics in the U.S. and elsewhere has been under attack particularly by particle physicists. Some major universities, e.g., Berkeley and Cornell have no nuclear physicists on their staff and obviously conduct no nuclear research. I have been personally asked most rudely by at least two Nobel laureates why I am wasting my time and energy in nuclear research. It does very little good to tell these people that they should spend some time looking into what nuclear physicists do and then they would not be so negative. In my opinion particle physics is no more important than nuclear physics … “. 本文作者在九十年代初读核物理博士学位,也确实能感觉得到彼时核物理领域所面临的瑟瑟冷风,那时凝聚态物理在全世界物理系开始火起来. 1997年10月国家基金委委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举办首届中国理论物理青年工作者会议,本文作者有幸参加. 当时赵恩广老师把我们这些核物理的与会者们召集起来座谈,给我们年青人打气. 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在世界范围内核物理在十多年时间里逐步走出低谷、回到科学大舞台的中心,就像我们中国在经过19世纪的低潮一样,到了21世纪又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玉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6816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