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P设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csys 没有逆向思维就没有科技原创。 不自信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博文

本学期的系统结构课

已有 4342 次阅读 2010-3-28 07:58 |个人分类:教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设计制造专业

                                                                              姜咏江
 
本学期给硕士生班上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15人中有半数在本科学过系统结构课程,还有一半没有学过。水平不一,课程难度较大,据说以往任课教师中途被换的情况不少。
 
前些年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内容“虚多实少”,近几年计算机实际设计进入了这门课程,“软硬件一体化”虽然增加了难度,但更加切合实际,因而讲课更具有挑战性。
 
我一直在进行计算机系统设计实战,这样的课程内容正是我想要上的,只怕学生跟不上。没办法,对于这些知识参差不齐的研究生水平,需要先上“复式课”,对不同的学员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力求每人都有提高吧。
 
上了12节课,对学生的情况有了些底。需要对他们加强理论和实战两个环节的训练。还要强调知识不足的研究生课外要加紧自己补充些必要知识。
 
我把自己制作的PMC110计算机设计实验板发给了他们,数量不够,只好两人一套。这套方便携带的教学计算机是我三年前的得意之作,用它可以完全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的内容演绎出来,用于汇编程序设计、编译原理也得心应手,多次用于教学,可以说“屡战屡胜”。
 
第一节课我就告诉研究生:“我要通过不足60课时的教学,让你们设计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来。”
 
当时就有学生说:“不可能!”
 
确实,中国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太软”了,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学能够开设“计算机设计制造”专业。其实,自从FPGA器件和EDA软件出现之后,个人设计制作计算机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只是我们开展这方面研究实践的人太少,难以成就专业。
 
我要通过60学时,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然而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机设计技术,让他们首次完成一个二进制层面上的通用计算机完整设计。虽然有难度,但完全可以办得到。因为我有过去自己设计的许多实例,包括汇编程序编译器等。这些东西会帮助学员快速掌握一整套计算机从无到有的设计方法,会让他们兴奋。当他们看到自己设计的计算机能够运行自己的汇编程序之时,一定会像几年前我自己设计制作出第一台计算机时一样高兴。
 
学生共计15人,名单及简单情况如下:
 
黄奉孝,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软件与理论;
 
姚成祥,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软件与理论;
 
王者思,毕业于西北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软件与理论;
 
石 波,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软件与理论;
 
赵 森,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软件与理论;
 
姜 徐,毕业于西北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体系结构;
 
张 宁,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体系结构;
 
薛彦涛,毕业于西北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体系结构;
 
吴明杰,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季 君,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王 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张伟建,毕业于四川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胡书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徐学淼,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戴 俊,毕业于四川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为应用技术。
 
2010-3-2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399-306762.html

上一篇:建立博士文凭自由考核制度
下一篇:微指令计算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