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咏江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圈子
2009-12-8 08:02
阅读:4511
标签:操作系统, 多核, 中国计算机大会, 微体系结构
参加了中国计算机2009年大会,目的是寻找同行讨论自己研究的动态计算机问题。最关心的是“多核技术”分会场,希望能够听到真知灼见的发言。然而,给我的印象是距离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深层次太远。多数发言者都没有深入到操作系统以下的层面讨论多核,更不要说对片上多核结构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举例来说,某教授演讲,将多个操作系统同时放在一个虚拟计算机上,在虚拟机的下方连接上许多“核”。会下,我问:“如何将多核与虚拟机连接?”没有回答。且不说多操作系统同处一机如何协调带来的软件复杂度,这样做不违背操作系统的精神吗?不要因为国外有此类修补之作,我们就一定要跟上,这样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片上多核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当前,多核结构设计之所以讨论热烈,是因为结构直接关系到多处理器的充分调动,关系到并行程序设计,关系到如何能够让更多的程序,在一机的多个处理器上自由地同时执行,从而高效大量地完成任务。人们不断地重复着“存储墙”“任务墙”“功耗墙”“并行编程墙”这些挑战性的课题,然而没有听到一点关于多核技术在这方面的破解之术,哪怕是设想也好,叫人感到遗憾。
 
对“功耗墙”我没有研究,因而没有发言权,但我的动态计算机可以解决其他三墙。由于我未能进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圈子,自然没有我的发言权。在提问的环节中我提出了希望,希望这个计算机界重要的圈子,能够将理论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增强硬件方面的研究(主要指微体系结构方面),硬件结构决定着操作系统。
 
无论如何,这次计算机大会能一改全盘软件研究为中心的特点,就已经叫人感到安慰和振奋了。
 
总的感觉,体系结构的圈子,要加快向更深层次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进军的脚步。
 
2009-12-8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姜咏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399-27691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