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余门“新”火,可以燎原(2020.9.18张择宾)

已有 4322 次阅读 2020-9-30 11:26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20918
地点:教科院会议室
主持人:张择宾
摄影:徐淼、彭悦
撰稿者:张择宾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黄好、沈晓岚、童雨溪、袁琳、彭悦、徐淼、李泓达、张择宾、陈怡然、易凡、仇国伟、廖俊宏、赵晴晴、王艺霖张莉、孙旺帆


   麓山南延,湘江北去,山水相逢之于湖南大学,诸同学相会于教科余门,师生皆大欢喜,幸甚至哉。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我们迎来了一批新鲜血液――2020级新生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沙龙本期沙龙沙主持人是张择宾,主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老生的互相了解及答疑;第二部分是研二研三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第三部分是余老师对同学们的一些叮嘱和要求。

1.jpg

一、破冰篇
      博士生刘潇华师兄和二三年级师兄师姐首先发言,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让新来的同学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余老师亲切鼓励研一新生大胆交流,充分展现出自身特色以便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研一的新同学门纷纷打开心扉,讲述了各自的基本情况以及疫情备考时的心路历程。
       仇国伟来自安徽合肥,本科就读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他认为幸福二字最能代表自己此时的心情幸福的是既进入了百年名校――湖南大学,又来到了余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除了幸福,国伟也提到了自己经历过的波折和遗憾:其一,作为推免生,在考核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甚至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了网络系统卡顿的情况,这曾一度让他感到手足无措;其二,由于今年武汉的疫情严峻国伟没来得及同学们一起拍集体毕业照,就和学习生活了四年过的湖北中医药大学挥手告别十分遗憾。但他永远也忘不了,学校里那一碗热干面的味道。

2.jpg

    提起疫情,武汉的易凡非常感同身受,并向大家描述了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当时武汉的公共交通全线停运,所有社区封闭管理,市区也没有了往年过节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喜悦场景。每一位武汉人都意识到了疫情局势的严重性,自觉戴口罩,及时洗手消毒,投身于这场全民抗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这个危急特殊的时间段里,党中央坚强领导,众手足千里驰援,举国上下,生死与共。每每想起,易凡还是感觉分温暖,并诚挚邀请大家有时间去武汉游玩,尝尝武汉的热干面。

来自武术之乡河北沧州的王艺霖给大家分享了她同学的抗疫故事位同学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干部,疫情期间几乎没有进过家门而她的母亲则负责本小区的物资采购,由于所在小区每天都有数位新病例被查出,在负责采购物资期间甚至都准好了遗书。艺霖感叹到,在国家抗击疫情期间,涌现了无数个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我们才能享有平安幸福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00930111955.jpg

  湖南师范大学到湖南大学的陈怡然强调的更多是心态上的转变怡然之前因种种原因之下没有能够前往自己心中的北大清华――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北京师范大学心中很是遗憾。但通过在湖南大学这段时间的学习怡然觉得这种遗憾已经转变为震撼,震撼于湖南大学的千百年历史文化底蕴,震撼于教科院每一位儒雅博学的老师,而她现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赵晴晴是怡然的河南同乡本科教育学出身的她从进入湖南大学教科院起,就感觉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晴晴之前听闻,每位同学临到毕业时就要为大家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便机灵询问余老师饮食喜好,已经想要未雨绸缪了。只可惜余老师爱吃的菜品很多,并没有得到具体答案,不过这也倒给她留下了无限的发挥空间。

微信图片_20200930111913.jpg

   教育管理的三位同学一上来就展现努力学习的决心,迫不及待地想要提升自己,纷纷向余老师和各位同门寻求学习生活建议及方向。廖俊宏是湖南娄底人,本科是俄语专业,作为余老师忠实的粉丝,一开始就询问了余老师平常的兴趣爱好余老师兴趣广泛,从琴棋书画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一一说起谦虚表示自己虽都有涉猎但只是普通爱好者,可随即补充到其实自己有不少项目还是非常拿得出手的。张莉现就职于长沙雅礼实验中学,担任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同样身为老师的孙旺帆本科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9月份刚刚进入湖南师大附中工作的她戏称自己进入教科院也算是弃理从文随后旺帆便向大家如何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对此,余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兴趣爱好;第二要适当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沟通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是选题要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能够体现出研究的社会价值。在此期间的师兄师姐也对新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热情解答。


、学业篇

随后,从研二研三的同学开始,大家分别回顾了自己“假期”的学习生活。研二的彭悦首先回顾了自己的论文进展,她从今年二月确定选题,接着马不停蹄完成了文献综述,一直到八月份完成论文初稿整个论文的撰写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她下一步准备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翻阅同类硕博论文,争取把论文更进一步接着,彭悦对新同学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要今早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建议大家可以从阅读和课堂上获得灵感与启发;第二是要尽早考虑自己的未来规划,是想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从而有针对性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袁琳希望师弟师妹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尽量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多参加学校和院里面组织的其他活动。例如运动会和红歌比赛等等,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从而使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研三的童雨溪和沈晓岚表示在本阶段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并不约而同表示努力做到两者兼顾,并且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并计划国庆之后完成论文初稿。博士生师兄潇华则向一年级同学介绍了学院将会举办的一些学术研讨活动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写作能力之后大家又分别就自己的论文进展情况向余老师做了汇报,余老师收集了大家提交的论文材料后督促年级同学的继续推进自己的论文研一的张择宾、泓达徐淼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未提交自己似选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只是口头汇报了自己的选题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余老师便要求三位同学下周一带着自己的文献综述到办公室一起做详细汇报和商

微信图片_20200930111920.jpg

三、师嘱篇
      同学们发言,余老师希望,新的学期里,研三的同学抓紧学位论文的撰写,力争十月中秋过后的第一个周末学术沙龙日向余老师提交论文初稿;研二的同学抓紧学位论文的开题准备工作,还没明确选题的同学尽快与余老师商量好选题;研一新入学的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融入教科院大家庭,并再一次特别强调了余门的几条不成文规定:凡余门弟子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读期间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余门弟子只能称呼余老师,不要叫余院长或余教授;新同学本学期要多阅读相关理论方面的专著,课程学习之余至少通读完1015边读边做笔记加深印象,寒假前需要把读过的笔记提交余老师审阅后才能回家教师节等重要节假日应主动问候老师,但在读期间逢年过节不得以任何理由给余老师送礼品礼物,教师节时同学们联合购买一束花送给余老师即可。除此之外,余老师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每位同学毕业的时候,都要亲手给余老师做两道家常菜,大家开开心心,一起吃顿饭。沙龙最后,余老师给每位研一新同学赠送了一本自己亲笔签名了的专著,与全体研一新生合影留念

   文末,借用余老师在今年学院迎新典礼上的一番讲话结束本次沙龙纪实:承学府千年之传统,展青春绚丽之英姿。求学问德性之精进,创湖大教科之荣光。


微信图片_20200930111950.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771-1252718.html

上一篇:2020级教科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下一篇:如何实质性推进教育评价改革?(2020.10.9袁琳)
收藏 IP: 113.222.19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