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与环境GE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he114

博文

山东大学李钟号教授团队GEE:基于低共熔溶剂的钴镍含氨配合物的设计及其制备NiCo2O4析氧催化剂的研究

已有 1649 次阅读 2022-4-13 09:4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GEE banner.jpg

文章信息.png

文章信息.png

研究背景

NiCo2O4具有价格低廉、毒性低、催化性能优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解水领域。探索NiCo2O4高效、简单、低能耗的制备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利用液相共沉淀、微波、热分解、水热/溶剂热、电沉积、电纺丝和自组装等方法能够制备一系列性能优异的NiCo2O4。其中,热分解法是NiCo2O4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研究人员已成功热解多种金属前体(如:草酸盐、氢氧化物、碳酸盐等),获得形貌各异的NiCo2O4。然而,现在的热解反应不但前体的制备复杂,而且热解时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造成能源的浪费。为此亟需设计一种易于制备且可高效转化为NiCo2O4的前体。



图文详解

针对上述问题,山东大学李钟号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利用氯化胆碱(ChCl)/丙三醇低共熔溶剂(DES)制备新型钴镍含氨配合物用于合成NiCo2O4的新思路。在DES中依次加入镍、钴金属盐和NH3·H2O,常温搅拌快速形成八面体钴镍含氨配合物(NiCo-NH3)前体,DES能够有效抑制该前体的水解。随即,通过热解反应使NiCo-NH3前体快速、高效地转变为八面体NiCo2O4(图1)。所制备的NiCo2O4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和稳定性。

图片

图1. NiCo-NH3前体和NiCo2O4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XRD衍射图谱和FTIR光谱证明成功合成含氨配合物(图2a和2b)。TEM和SE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iCo-NH3配合物为规则的正八面体颗粒(图2c-2e)。EDX显示Co:Ni的摩尔比约为2:1,且Co和Ni在选定区域内分布均匀(图2f和g)。

将NiCo-NH3配合物在500 °C下煅烧15 min,得到黑色NiCo-500-15粉末。NiCo-500-15的XRD特征衍射峰证明该化合物为结晶度良好的NiCo2O4(图3a)。TEM和SEM表征(3b-3d)表明该化合物为规则的八面体形貌且分散度高,平均粒径为231.4 ± 20.6 nm(3e)。EDX表明,O:Co:Ni的摩尔比接近NiCo2O4的理论值(4:2:1)(3f)。EDX元素分布图表明在选定区域内O、Co和Ni分布均匀(3g)。

图片

图2. NiCo-NH3的XRD图谱(a)、FTIR光谱(b)、TEM图像(c)、低倍(d)和高倍(e)SEM图像、EDX(f)和EDX元素分布图(g)。


图片

图3. NiCo2O4的XRD图谱(a)、低倍(b)和高倍(c)TEM图像、SEM图像(d)、粒径分布图(e)、EDX(f)和EDX元素分布图(g)。


图4为NiCo-NH3配合物在系列温度下的演变过程。100 °C时,前体发生分解。200 °C时,前体进一步分解且表面变粗糙。在加热过程中氨配体发生脱氨反应,该过程会释放气体,导致样品表面产生气孔,从而导致表面粗糙。在300 °C下,前体转变为不规则块状的氯化物。前体分解导致结构坍塌,最终烧结为块状结构。当反应温度达到400 °C时,正八面体NiCo2O4开始形成。在500 °C下煅烧可获得高结晶度的NiCo2O4八面体。

图片

图4. NiCo-NH3配合物在系列温度下的演变。


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催化剂拥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所获得的正八面体NiCo2O4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320 mV(图5a),Tafel斜率为67 mV dec-1(图5b),拥有较大的电活性面积(图5c)和较小的交流阻抗(图5d)。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图6)。结果证明DES参与合成的NiCo2O4为良好的析氧电催化剂,可能原因分析如下:八面体形貌有利于NiCo2O4催化性能的提高。NiCo2O4八面体暴露(111)晶面,而(111)晶面上高价金属离子的密度较大。高价金属离子可以改善金属离子相邻氧的化学势和反应性。

图片

图5. 低共熔溶剂衍生的NiCo2O4、IrO2和泡沫镍的极化曲线(a)和Tafel斜率(b)。在1.15 V下,电流密度变化(ΔJ = ja-jc)随扫描速率的变化趋势(c);所得催化剂的电化学阻抗(d)。


图片

图6. 循环伏安处理前后的极化曲线(a)和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的计时电流曲线(b)。



文章信息

本文以“Deep eutectic solvent strategy enables an octahedral Ni-Co precursor for creating high-performance NiCo2O4 catalyst towar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为题发表在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期刊,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张晨韵博士,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李钟号教授。


图片

https://doi.org/10.1016/j.gee.2021.01.017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GEE编辑部

GEE名片-0407.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3673-1333685.html

上一篇: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齐荣副研究员:珊瑚状无粘结剂碳纳米线用于优异倍率性能与长循环寿命的钾基双离子电池
下一篇: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GEE) 编委32人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收藏 IP: 159.226.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