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计划好要完成作业,却忍不住看起了电视;考试失利后决心努力学习,可行动起来却困难重重。这些困境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学奥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象与骑象人》这本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把我们的心理比作一头庞大的大象和一个骑象人。大象代表着我们的本能、情感和直觉,它力量强大,反应迅速,但往往不受控制,只追求即时的舒适和快乐;而骑象人则象征着我们的理性和自我控制,虽然聪明有规划,却难以单凭一己之力驾驭大象。
就拿我们的学习生活来说,我们特别想在考试前冲刺一把,为此,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可当我们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大象的本能就开始作祟:“好累啊,先放松一下吧”。尽管骑象人不断提醒我们时间紧迫,我们却在大象的强大力量下节节败退。最终,我们的学习计划一次次落空,成绩也没有明显提升。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微小的进步有着巨大的能量。当我们在学习中取得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成就时,内心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会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动力和创造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心理学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小步子原理”,即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小的、连续的步骤,每完成一步就给予即时反馈,强化积极情绪,帮助个体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实现目标。
当我们把学习任务分解成每日默写20个生字词、每天精读一篇英文小短文等这样的小步骤时,每完成一步都像拿到一张“通关卡”,能立即得到正向反馈。这种即时的成就感会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让我们心里的“大象”尝到甜头,不再因畏难而抗拒;而“骑象人”也能通过这些具体可控的小目标,精准引导大象前行。
相反,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设定设定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就如同让大象直接攀爬陡峭的山峰,巨大的压力会瞬间触发大象的逃避本能。只有将大目标细化成每天可操作的小任务,让进步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在持续积累的小成功中,形成“完成小目标——获得成就感——激发行动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可以分以下三步走出困境:
首先,学会将大目标拆解成小而具体的任务。当大象面对这些简单易行的小任务时,就不会感到那么恐惧和抗拒,骑象人也更容易引导它一步步前进。每完成一个小任务,我们就收获了一次小进步,这些进步会像星星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其次,我们要善用情感激励,驯服大象。大象喜欢即时的奖励和愉悦的感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为自己的小进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当你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就奖励自己听一首喜欢的歌。通过这种方式,让大象把进步与快乐联系起来,它就会更愿意配合骑象人,朝着目标前进。
最后,我们可以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比如,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外部环境的正向反馈,能够为我们提供强大的动力,让大象和骑象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只要我们学会与大象和谐相处,善于积累每一次小进步,就一定能够突破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驾驭大象的高手,在积累小进步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喜悦与幸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石晓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1397-148642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