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mage/blog/recommendico.gif)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善良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持续散发着温暖而持久的光芒。从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PERM模型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来看,善良有着极为深刻且积极的影响。
首先,善良带来丰富的积极情绪体验。当我们付诸善良行动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化学物质,为我们带来满足感、幸福感与成就感,如同为心灵注入了活力之泉,有效地缓解压力和焦虑。比如,当我们乐于助人时,他人的感激之情就像一股暖流,涌入我们的内心,这种愉悦情绪不仅在当下持续,而且在回忆时仍能带来温暖,恰似心灵的甘霖滋润着疲惫的心灵。这与 PERM 模型中的积极情绪要素相契合,积极情绪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范围,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
其次,在人际关系方面,善良无疑是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与善良有爱心的人交往。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展现出真诚、关爱与尊重,就如同开启他人心门的钥匙,能够形成积极的互动循环。善良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容易获得支持和帮助,为个人成长提供丰富的社交资源和坚实的情感支撑。就像在工作中,善良的同事更愿意合作,从而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求的满足,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感受到爱与归属感。
再者,善良能够增强心理韧性。人生难免遭遇困难挫折,而善良行为带来的积极反馈和人际关系支持,赋予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良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从而顺利度过艰难时刻,提升心理韧性。这就如同为我们在人生路上铺设了坚固的基石,让我们更加坚韧地前行。正如《复原力》一书中所言,复原力是我们面对逆境挫折时的一种重要能力,善良可以增强复原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与 PERM 模型中的韧性要素不谋而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从自我认知角度来看,善良有助于我们塑造积极自我形象。当一个人践行善良之举时,内心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进而提升自我价值感。这种自我价值感的提升,让我们更加坚信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善良不仅有助于我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提升自我价值感,还有助于培育出珍贵的同理心。每一次的善良行动,都像是一颗种子,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当我们看到他人的困境并伸出援手时,我们开始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痛苦和喜悦,同理心便在这个过程中悄然生长。善良让我们学会用一颗温柔的心去理解他人,去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从而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人际关系,收获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和世界。
善良对社会也有着积极影响。善良行为能够感染他人,形成正能量的传递,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反过来,良好的社会环境又会影响个人,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心理学中的 “社会认同” 理论指出,人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调整自己,周围人做善事会让我们也倾向于善良行为,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并践行善良。关心家人、朋友和邻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只要保持善良之心并付诸行动,我们就能在善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就更好的自己。
总之,从心理学角度看,善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给我们带来积极情绪、良好关系、强大心理韧性、积极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让我们珍视善良,用善良之光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之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石晓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1397-146938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