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平
科研逆袭三要素 精选
2025-9-10 08:48
阅读:1395

昨天初中同学群聊天,聊起当年班主任在班上批评我过度关注业余爱好一事。回想起来,确实也该批。那会我喜欢集火花,但在湘潭那个小城市、那会又没有网购,如何集呢?所以,我的收集方式是去湘潭市一中边上的汽车站,到垃圾站里翻。以至于有同学以为我家庭困难,居然要靠捡垃圾为生。而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尤其是我现在身为老师后,这种收集行为更加危险可怕,因为它带来了太多未知的风险。

汽车站虽然能捡到乘客们扔下的火柴盒,回来用水将胶水泡掉,晒干即可得,但汽车站里汽车能去的范围最多在湖南省以内。所以,我也会去湘潭火车站。当时的车站是要车票才能进的,但有条货运通道,不用票也能进入。我就从那进的车站。

那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列车经过,也会顺便有火柴盒被乘客扔下。

对我来说,它意味着我能收集到更为丰富的火花。

还好,那会的火车都是绿皮的,速度起不来。但危险并非没有。我经常会沿着火车站的铁轨一根一根地去捡,也会钻火车,有时也会跟着行驶的火车跑,还会看看车站对面的草丛里有没有被风吹过来的火柴盒。有一次,我听草丛里有梭梭的响声,便跟了过去。等我好奇地把草拔开,一条绿色的蛇正支棱着看着我,吓得我赶紧跑了。

为了能捡更多的火花,我甚至坐公交车去过长沙火车站。计划我是做得很周全的,找到货运通道就可以进站,然后捡火花。结果到了车站,才发现压根找不到,只好在长沙市里面沿街捡了点我收藏里没有的,悻悻而归。

这个爱好确实也影响了学习,当时初中成绩在班上都属于垫底状态,妥妥的市一中里的学渣。只是初升高的中考时,稍微正常点,没有被淘汰出局,继续留在一中读高中。但第一学期成绩又恢复原样,我父母也挺头痛,以至于在我的学生册高一上学期写了段评语,希望老师帮着一起管管我的业余爱好。

image.png

时间一晃40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爱好也并非完全都是坏事。因为它可能培养了我的两个品质,一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太容易被外界影响。做科研有的时候是不能分心的,尤其是针对某一个困难问题,需要攻坚时。杂念太多,哪能心无旁骛。

二是坚持。很多人会频繁地转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有可能导致科研上面很难产出好的成果,毕竟时间对所有人是公平的。每一次的转移,都意味着得重新起步,无形中把自己能用于科研的时间大大压缩了。

当然,除了这两个品质,我个人觉得视角也尤其重要。但视角的培养光靠自己自学是不一定够的,需要走出去,向强者学习,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井底之蛙。我比较幸运地是,一是在北京读博时,碰到我的博士生导师王珏。作为名门世家的他,在看问题方面有着很不一样的视角,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科研。我从他那学了很多,比如能干科研的时候就没必要掺合其他杂事,这是他教我的。

二是我这一路走来,碰到了非常多比我强的学者。在交往中,我始终记住一句老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的成功必然是有原因的,也一定有其独特的品质。有些是坚持,不畏人言;有些是狡兔三窟,保持多条方向并进,确保科研的可持续性;有些是对时间的控制极其严苛;有些则会站在更长远的尺度来看待科研。

这个学习的过程,就像我在《高质量读研》里写的郭靖寻师一样,它会帮助一个门外汉在集采大家之长后,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当然,现在的时代,还有个强者也值得学习,就是人工智能,因为它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人类了。不学习人工智能,很容易被学会了人工智能的人淘汰。

所以,除了打好自己专业的基础,注意下我说的这三点,即使是学渣,也是能像我一样,成为复旦教授的。

今天是教师节,顺祝各位老师们节日快乐!

 

                                                                                                         张军平

                                                                                                                                        2025年9月10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9532-150124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