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
【AMM原创研究】中药创新破题,海南大学药学院研究团队揭示墨旱莲成分Wedelolactone治疗银屑病新发现
2025-5-30 18:09
阅读:1539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而顽固的免疫相关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者超过1.25亿。尽管当前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包括生物制剂(如IL-17、IL-23抗体)和小分子药物(如PDE4抑制剂Apremilast),但仍存在多重挑战:生物制剂价格昂贵、需长期注射,依从性差;而口服PDE4抑制剂则常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轻中度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具有明确靶点、安全可外用、疗效持久的新型抗银屑病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海南大学药学院罗海彬/黄仪有团队与李宝力所在团队在药学综合类国际期刊Acta Materia Medica上合作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wedelolactone from Eclipta Prostrata (L.) Linn. as a natural PDE4 inhibitor with potent anti-psoriasis effects”的原创研究文章。

系统筛选了1200种中药提取物,发现墨旱莲(Eclipta prostrata (L.) Linn.)乙酸乙酯提取物对PDE4具有突出抑制活性。通过活性追踪分离,成功从中获得天然成分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WDL),并证实其为具有明确结构的高效PDE4抑制剂(IC₅₀ = 2.8 μmol/L)。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证实WDL可通过芳香堆积与氢键稳定结合于PDE4D活性中心,展现出优异的靶向结合能力。

一、多维验证,WDL展现显著抗银屑病作用与良好安全性

研究团队在M5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型中证实,WDL可有效抑制IL-1α、IL-1β、IL-8等多种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优于墨旱莲乙酸乙酯提取物。进一步在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中,WDL乳膏剂显著改善皮损表现,包括PASI评分显著降低、表皮增厚恢复正常、CD3⁺ T细胞浸润和TNF-α表达明显减少,整体疗效显著优于临床常用的卡泊三醇。

此外,WDL还展现出优异的药代特性和安全性:在人肝微粒体中具有较长的代谢半衰期(t₁/₂ = 111 min);而在连续14天外用高剂量乳膏处理小鼠后,未观察到体重变化、脏器病理改变或生化指标异常,支持其作为长期外用药物的开发潜力。

二、天然产物创新赋能,推动PDE4抑制剂的外用转化与国产替代

WDL源自广泛种植且传统应用丰富的中药墨旱莲,具备原料易得、成本可控、安全性高等优势。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其作为天然PDE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抗银屑病疗效,为银屑病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经济、更便捷的潜在治疗选择,也为中药现代化转化提供了范例。

未来,该团队将进一步推进WDL的药物剂型优化、长期安全性评价及临床转化研究,助力我国天然产物在免疫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原创药突破。

海南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罗海彬教授、李宝力副研究员、黄仪有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吴铃钰,本科生吴迎盈、杨上丁、金思羽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引用本文:

Wu LY, Wu YY, Yang SD et al. Discovery of wedelolactone from Eclipta Prostrata (L.) Linn. as a natural PDE4 inhibitor with potent anti-psoriasis effects. Acta Materia Medica. 2025. Vol. 4(3):344-357. DOI: 10.15212/AMM-2025-0017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5-0017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国际科学编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8791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