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老师的书《物理学家说文析理》自2019年10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本文集具体而微地体现了范老师对生命与学术的美学观照,其问世对范老师的意义颇大。为此,范老师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其名称就是“物理学家说文析理”。这本书也产生了一些社会影响,202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拟推荐书目公示,《物理学家说文析理》入选。也有作者在《中国科学报》撰文专门评论这本著作,并给予极高的评价。于我而言,作为范门弟子,我窃喜范老师在此文集中还多次提及我的名字和我的一些言论。在这本书出版后不到一个月,我就收到范老师的签名赠书,便欣然纳为己有,以后这本书就成为我案头的常备之书。
首先,这是一本涉猎广泛的书。书中涵盖了物理、禅宗、古文、诗歌、绘画、书法、文物、历史甚至建筑、园林等多个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范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其文章体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律动。同时,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他也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如《写物理论文可以借鉴明清八股文》、《杞人忧天新解》等领异标新的文字,也可以欣赏到如《望月与做科研》、《袁宗道的搪塞》、《曾国荃靠力学知识断案》等融物理、天理与人理于一炉的文章,让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到人文主义的亲和力和理性的温润。
再者,范老师的文章大都义理丰实然视角独特。大千世界变幻无常、波谲云诡,如何从变易中发现不易之理,我想这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要直面的问题,能从纷繁芜杂的世界万象中抽象出一般性的运行轨则,理论物理学家们更要独具慧眼。这本书的开篇文章《曾国藩谈“能量”不连续》就向人们展示了范老师独特的视角,他用曾氏的一段话来证明对于精神(能量)的不连续性其实曾氏早已注意到了,这确实让人脑洞大开。但我领会范老师的真正用意在于他认为物理、天理甚至人理都是相通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眼力。因此,范老师在《古人心目中物理之顺逆》一文中提到“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理,上天赋予我理解的能力,如果反躬自省理解自然规律,诚实无欺,便会感到最大的快乐。”此外,范老师还一语道破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之失在于“看到同一物理现象,我们的祖先想到的是内秀,而他人想到的是揭秘。为什么有此差别呢?我想原因是思维方法的不同。”(见《船子和尚、惠更斯和开合的鱼嘴》)诚如此,就我的认知而言,自然科学的根本特质就是解蔽神秘性,而神秘性往往对应或象征着某种文化元素,但自然界的神秘性是层出不穷的,这意味着也许自然科学永远揭示不了世界的真谛。
其次,这本书蕴含了范老师对世界人生的美学观照。世界的本质是美的、简约的,然而,由极其简单的法则却演绎出纷繁复杂的世界万象。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范老师对世界的美和简单有独特的观照,这形成了他风格迥异的生命和学术美学。在本书中,诗和禅时常交织在一起,也成为范老师审美取向的一个焦点。实际上,范老师是以诗一般的语言来阐述美学思想。范老师喜爱作诗,我想诗是这样一种载体,它以极少的文字传递出巨量的信息,由简单衍生复杂,这是与物理原理相契合的。同时,诗文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开辟了另外一个心灵空间。在《作咏物诗是物理学家的天职》一文中范老师说道“诗人睹物引思,咏物抒怀。而物理学家无时无刻不心存物理,借物托兴,故作咏物诗应该是物理学家的天职。”范老师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可以随意摘出很多范老师咏物的诗句,如《雨中乘动车》:“千里沃野退望中,近景后闪远峰从。山走蜿蜒车直行,林萎青苍色朦胧。忽见窗划平斜流,犹瞥河钓斗笠翁。追风穿雨车行急,欲超光速追时空?”
总之,“物以变幻含理趣,人因思考长精神”,正如书中所论及的唐代诗人方干注意到了由于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变频现象,有一次,方干旅居在今天陕西洋县,写有一首《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其中一句是“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范老师认为这里用“蝉曳残声”的“曳”字来描述多普勒效应,真是写得太精绝了。
这本书也是一部庄谐俱呈、妙趣横生的作品。当我们在领略书中透射出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而陷入沉思之中时,又会被随性而来的幽它一默逗得心下释然,如《读延师教子有感》一文中所描绘的“不识一字”的教书先生,《卖书杂记》中范老师的夫子自况。总而言之,让我想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范老师可以说在物理学领域也是一个孤标傲世的英雄,他独辟蹊径地发明了IWOP技术,可以说是狄拉克符号法的生命延续。然而,又有几人真正理解他?
总之,《物理学家说文析理》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和艺术魅力的美学作品,无论是在物理和人文研究领域还是在广大读者的阅读体验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万志龙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5349-145604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