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hi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zhilong

博文

《慕贤》与《妒能》(范洪义作)

已有 1182 次阅读 2023-4-20 14: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986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美国教授John Klauder(相干态理论奠基者)闻讯后立即从新泽西州飞来我的办公室拜访我。我当时很惊讶他这位国际数学物理协会的副主席会来造访我这个刚从中国过来北美洲进行学术交流的年轻人。谈起来访的动机,Klauder说:“我写的Coherent States(《相干态》)一书引用了您的文章,所以想当面认识您,以决定我是否请您来美国进行学术合作。”

1999年,我和妻子翁海光去了意大利的德里雅斯特(Trieste),德国物理学家温舍(Wünsche)得知后,立刻从柏林飞来拜访我,交谈后,他写了一篇很长的综述性文章,意在向同行推荐介绍我的工作(称为范氏方法),希望为大家注意和应用。这又验证了颜之推所写的:“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从这两位科学家不远千里前来拜访我,使我想起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以学来,无间于远矣。夫朋岂肯为不时习者来耶?(我若是不用功,他们会来看我吗?)。有以来之何远之有,且学者亦何患离群而索居(我即便在加拿大也不觉孤单)。两位科学家的行为也使我想到了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无友不如己者。”而且他们也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践行者。我受他们的感染,对人也是“但优于我,便足贵之”。推许赞叹,不避寒暑。如我常对人说陈俊华是奇才,并专门写文章于《理论物理学研随笔》中出版。可叹有的单位不聘用他。

比“慕贤”更甚的是见贤思齐,贤贵乎齐,一见之而即思焉。有好几个外国研究生看了我的论文后,写信给我要当我的研究生,有向上之志,这便是一种见贤思齐吧。

回过头来说《妒能》,有个物理工作者,发表了一篇有基本知识点错误的文章,由于基本出发点错误,整篇文章全错,其错误是一位物理硕士生发现的,而那个物理工作者却以为他这种错误只有我这个能力强者才能发现,于是千方百计倚靠权势排挤我创新的知识传播。

这件事验证了我国南北朝文学家颜之推在《慕贤》一文中所写的:“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5349-1384976.html

上一篇:量子力学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范洪义作)
下一篇:访徐光启纪念舘有感(范洪义作)
收藏 IP: 218.93.117.*| 热度|

2 王涛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