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 (4)
2018-4-16 11:36
阅读:2273

 

现在我们开始啃这个硬骨头。

 

本来在一百多年前它并不是个事关中医生死的问题,但是今天却决定着中医是否能成功实现现代化的涅槃,再铸2000多年前的辉煌。

 

还是让我们静下心来,跟随着《黄帝内经》天才作者的思维节拍,去感受他们的思绪和大脑中真正“经、络”的精彩世界是如何演绎的。

 

在前文“经脉”的论述中,“黄帝”连续三次对“经、络、脉”做出了多方面的描述,但是并没有对“经、络”做出明确的定义。为什么“黄帝”不直接给雷公或今天的我们提供精确一个的答案呢?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经络”是《黄帝内经》作者根据大量的按跷、推拿、针刺、灸的观察实践和前人积累的知识高度浓缩而产生的“思维的结晶”,并基于此创新的一个“概念”

他已经能够明确感受到“存在”一个有形的实体“路径”在体内,但却不同于任何的肉眼可见的“脉管”即“血管”的网络体系,而且它能够同对应相伴相随的“脉”一起起到“决生死、处百病”的强大作用,但是却不能十分明确其具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原理。

 

但是“经络”的功能确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呢?这样的功能所依据的物理实体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因此“内经”的作者在这里将这个“情景剧”中对白的双方升级、直接换成了“黄帝”和他的老师、中华医学智慧的化身“歧伯”,使整个对话更加精彩、内涵更加深入,直至最高层次,表明了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在这里“黄帝”直接向“歧伯”求教,而“歧伯”则甩开了“具体结构的困惑”,从实际的功能入手,用形象化的启发方式给“黄帝”进行了具体的讲解。由此引出了这一给后人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的著名的“经水”篇。

 

且看“黄帝”的老师“歧伯”是如何分解“经络”的。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水第十二”】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这里从“黄帝”直接发问的逻辑上看,一定是“歧伯”先给他这样解释“经脉”的。但是“黄帝”并没有深入理解,由此发问。这实际上是借“黄帝”之口提出了我们的困惑和想提出的问题。这种写作手法上的灵活修饰,将我们每一个读者带入了一个积极主动的虚拟答疑空间和话语氛围,使整个理论分析过程变得有趣而生动。

 

在这一段中,最重要的是“歧伯”仍然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解释“经脉”与周围脏腑的关系。因为在前几章我已经明确地将“经”与“脉”拆开解释了,因此在这里我如法炮制,进一步展开分析此段如下:“经”与“脉”各有相互对应的12条。其中12条“经”在身体各层的分布可以用12条“大河”来比喻、帮助理解;而“脉”则可以暂时想象成为“沿12条大河而修的南水北调工程的12条输水总管道”;在内部则分别隶属于各自对应的“五脏六腑”,也就是说分别同各自对应的“五脏六腑”相连。

随后文中出现“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这一句的“经脉”特指“脉”即“动脉血管”(即:与“经”相伴的“脉”),这样才能以对句的方式合上句“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这里的“经水”特指“经”,即与“脉”相伴的“经”)这句话, 即“脉”(指:动脉血管),它接受血液的充盈往来,控制其流动的方向和律动状态。

 

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 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 黄帝问歧伯的这句话可以作为我将“经脉”拆分成“经”、“脉”来讨论合理性的直接理论佐证。“黄帝”问:“经是行水的,脉是走血的,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去具体实施治疗呢?您能告诉我怎样用经、脉的理论来指导实际针刺操作的深浅和灸的壮数(次数)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黄帝内经》中确实有时“经、脉”的定义有时作为“偏正词组”连在一起混用,时而指“经”,时而指“脉”。这种一词、组多义的现象对于“歧伯”代表的古人来说转换很容易,因为他“知其所以然”,而对于后继研究者来说,如果不读“经典”、不明言语的背景、不会用“阴、阳”的一分为二的哲学方法论分析问题,就肯定会陷入分不清到底该是“偏正词组”还是“联合词组”的迷茫和思维的误区。所以我从全文的理解出发,将其分别定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这是我们后续研究的基础。

再次明确这里的12条“脉”是给“六脏六腑”供血的最主要的“12条大动脉血管”。这里需要先说明一下,一般情况下在“内经”里和很多人都习惯说“五脏六腑”“五脏五腑”,这是因为中医的讨论的重点有时在“腹腔”,没有把“大脑计算进去、有时又没有考虑“三焦”这个概念。因为中医认为“心”包含了“大脑”,但是在这里必须要拆分来研究。我认为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被保护在坚硬的“精明之府”的“头颅外壳”之内的“整个大脑仁”可以看成是极其重要的娇柔的第六个“脏”,而且有两条可以在功能上看成是二合一的极其重要的“颈动脉”为其供动脉血。这样考虑,不但与12经、脉在数量上对等统一,更重要的是将“大脑|”和“心”统一起来分析讨论,更有利于将现代医学的内容引入并统筹研究论证。

中医把“大脑”包含入“心”的范畴,西医很难理解,也很难否认,特别是随着换心手术的实施和心脏起搏器的广泛普及,大量的病人人格、性情大变,“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使现代医学和众多的胸外科专家们陷入迷茫,“人的思想不是由大脑产生、控制的吗?怎么换了心,又没换头,这人咋变了涅?”,并为此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其实这个问题中医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明确答案,“心主神明”,这是中华传统医学独特的认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将“大脑仁”作为“脏”,“脏为阴、腑为阳”,谁是与它对应的“腑”呢?是“内经”所说的“精明之府”那个“头颅外壳”吗?这也是中医自身存在的一个令人困惑和引起争论的问题,但是极其重要,我将在后文专题讨论。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水第十二”】 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这一段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间这一段“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说它著名是因为当今不可胜数的反中医人士用它作为反击中医支持者声称的“经络有却玄而不见”的超级武器。反中医人士认为此段非常清楚地表明“经络就是血管”。那么反中医人士说对了吗?我认为他们在这里的确说对了,但只说对了一小部分,如我在前文中所论,“血管”在这里就是“脉”的一个部分,的确可以“解剖而视之”。但还有一个很大的部分也属于“脉”,我留待后叙。

中医的当前流行的理论是“经”和“脉”皆混用为“经络”,回避说“血管”,给广大中医支持者提供了内容缺陷达50%的混乱理论解释,所以在此让很多中医和中医支持者显得十分被动,在现代医学的解剖现实面前无法自圆其说。其实这种错误的认识方法古来已有,极端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鲜活刺眼的活体解剖人体血管网的面前,2000多年前新朝老大王莽的御医手持通导血管(原本认为是“经络)的竹片“傻了”、100多年前清朝名医王清任“蒙了”,顿感脚下立足一生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崩塌了,莫名惊诧、心神震慑、自以为“恍然大悟”了,“原来经脉就是血管!”、“医林原来还有如此众多的错误!……”

 

其实无它,他们犯得都是同样的错误,其根本还是源于大脑中所拥有的对于传统中医基本理论在《黄帝内经》中的描述认识和实际人体组成的知识体系不过关。创造了“血府逐淤汤”等名方的清朝名老中医王清任尚且如此,更何况当今忽视经典学习的中医相关人士和利益相关者。自唐以后,各种门派的中医理论、学说尘烟四起,但大都是“盲人摸象”、“各执一词”、“各逞家技”,偏离《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越来越远。这说明认真学习、理解中医经典理论是多么的重要。

 

理解“歧伯”的话重要,更重要的是理解他没有表达出来的潜台词,这个需要达到“神通“的境界。什么叫“神通”?就是:别人刚说了上半句,你就明白了下半句;别人刚唱了上半句,你就“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了。这说明在此时此刻,你和他或她“心神相通”了。如果这种境界时常出现在你手捧《黄帝内经》的时刻,你与中医就是有缘人。

反之,“七十二行”,另选其它“七十一行”为“上”。

 

这一段“歧伯”依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经络”。但是全文将“经、脉”的关系、作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讲的十分有特色。

 

因为此段十分重要,我在此以自己的理解“意译”如下:

 

“对于一个身高八尺左右的人,皮肤、肌肉健全正常。身高尺寸、肌肉分布从外部可以测量,(经、络、脉)可以用手寻肌肉组织的界面按循。人如果死了,则可以通过解剖来观察和验证。通过解剖观察可以了解五脏的坚韧程度,六腑的大小、以及肠胃中残留的食物多少,动、静脉血管的长度,动、静脉血管内血液的清浊程度,连接各脏腑之间的经膜实现新陈代谢功能的阶段程度是多少。

十二“经”和十二“脉”之中哪些对应的脏、腑属于“多血少气”、或“少血多气”、或“多血多气”、或“少血少气”,通过实际的观察都可以得到明确的位置分布和新陈代谢程度”。

 

在这一段多次提到了“气”这个概念和应用的场合。

 

“气”这个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但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十分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讨论。它是中医基础理论能否实现与现代科学成功结合的关键。

 

 

(未完待续)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弓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4912-110926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