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宏达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5-3-18 09:19
阅读:1544

我还记得初一的时候,

有几位刚刚中师毕业的实习老师,

有教英语的,有教语文的,有教数学的。

来我们班,有一位语文老师,

因为后来没留在我们中学,已经忘了名字了。

还有一位英语老师,留在我们中学,

现在能记得名字,叫陈英老师。

他们会教我们唱歌,

我记得就学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回首过往,结合自己做的研究,

这首歌很应景。

我给学生们讲德法课,思政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建设者。

我经常跟学生说,要知道接什么班、接谁的班。

如果你想成为教师,那么就多多靠近教师。

走进教师的实践中。

如果你想成为商人,那么就多多靠近老板、企业家。

只要你有时间,就去走进他们的工作。

熟悉这份职业,懂得这份职业中的不容易,

才算是真正走进这份职业。

我的博士论文做学术志趣相关的研究,想要摸清楚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是怎么形成的。

最后发现两条路:

一是在学术上早早地展现出了能力,在学术上建立了自信心;

二是对学术职业、学术身份有深深的认同,想要终身从事学术工作;

而外在的激励,只能与上面两条路径结合起来,

才能转化位内在激励,推动个体走进学术职业。

如果有能力而没有职业认同,

这个学生虽取得成绩,但吃不得其中的苦,而离开学术界。

如果没有能力,而有职业认同,

这个学生可能起步较慢,但能吃的其中的苦,而慢慢获得自信。进而留在学术相关的行业中。

如果学术能力不足又没学术职业认同,就剩下面子自尊吊着一口气,

面对的是无尽的痛苦。

即使毕业了,也伤的不轻。

从此远离学术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邝宏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3728-14780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