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与自然“斗争”的历史,但人类还须敬畏自然。大自然赐予人类愤怒、恐惧和哀伤三种基本情绪,教会人类敬畏自然,生成一种情愫称为“敬畏感”。与愤怒、恐惧和哀伤不同,敬畏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情感。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逐渐衍生到对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本身,敬畏“图腾”“神灵”“法律”“英雄”“规则”等等。敬畏感产生跟远大的、知觉的某种神秘力量有关,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驱魅的同时,敬畏感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自然缺乏了敬畏,特别是新时代出生的小孩,各种安全保护下已经感受不到自然的力量,这种缺失让敬畏感难以产生。更不用谈对法律、对规则的敬畏,因为,没有自然的参与其他主体很难唤醒人们的敬畏感。
远离自然的人们,如何产生敬畏感?直接接触自然产生敬畏感已经弱化了,那么就要依靠教育叙事产生敬畏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些上古神话,除了弘扬人的能动性之外,还想告诉听众,人类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敬畏感和教育的关系,可以在发表的文献中发现一些规律。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使用篇名搜索带“敬畏”的文章,再按年发文量展示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之前,就是我们忙于“物质生活”的年代,我们的“敬畏”发文量每年在10篇左右。在2002年雪灾、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敬畏发文量开始展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每一次上升都跟一个自然事件(或者是自然灾害)有关,而每一个自然事件也只能为续一个短暂的发文高潮而不可避免走向低谷。这就像,人们常常会“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样。
注:2016年、2017年灾害数据取自民政部国家减灾办披露的数据
新近的新冠疫情,也没有唤醒人们多少敬畏感。从发文量上看,它的影响比“玛雅预言2012是世界末日”都弱许多。人们太相信科学的力量了,对科学的崇拜称为“科学的信仰”,而对其它的信仰称为愚昧的信仰。我们选择性地关注科学让人类“自由”、远离自然束缚的信息,不关心甚至讨厌去关注科学带来的负面效应(科学的双刃剑效应)。也许,正是科技迅猛发展,人们远离了自然带来的危险,缺乏了“敬畏感”产生的原始土壤,导致了人们敬畏感的缺失。
现在,我们正在试图把人们逐渐遗忘但又不能被遗忘的敬畏感找回来。敬畏感已经成为被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对象,教育者准备通过教育途径唤醒人们的敬畏感。如下图,在中国知网(CNKI)硕博论文数据库,题目中带有“敬畏”的文献从2005年开始,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敬畏感不该被人们遗忘,而时时刻刻保持一个必要的水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