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说我们到了实验室,许多人并没有立即开始着手做实验,而是先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捣鼓捣鼓材料,我们等着时间过去,等着自己有feeling的时候,并且给自己一个信念“等一下做比现在做,结果会更好”,不知不觉就养成拖延了。实验的“失败-失败-再失败-又失败”的循环,伴随着“希望会更好-下一次会更好-等等会更好-再等等-组会前半天要数据了硬着头皮做吧”。
就此个案而论,问题却不止于拖延那么简单,它常常伴随着一系列负性情绪。已处于学业-生活失衡状态。
建议:如果你在自己或同事身上看到了以下几个警告信号,提醒导师并寻求帮助:
●不上班或不起床
●对过去令人兴奋和感兴趣的研究失去兴趣
●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例如吃饭、锻炼和家庭时间
●在工作中犯错比平时多
●每天的实验室工作(例如培养细胞)变成了一项苦差事
●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数值分析或阅读
●与同事相处短、不宽容或过于敏感
●经常生病
●睡不好
●低自信感
参考文献 Powell, K. (2017). Work–life balance: break or burn out. Nature, 545(7654), 375-377.
邝宏达,江西赣州人,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博士在读,助理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兴趣:学业-生活平衡;积极心理资本与健康。目前,正积极倡导研究生保持学业-生活平衡,破除当前消极科研文化和消极社会文化对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本人认为当前比较消极的科研文化如“读博士和坐监狱很相似”、“读博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毕业得掉一层皮”、“读书就是拿个文凭”、“只要结果不关心手段和过程”、过度的市场化行为、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影响等等,这些消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不断剥削自己,而负面效应远远大于积极效应)。博士生以“混”来反击就是例证,而且很成功,很多博士生就是在说“自己是在混”!!!但,这样以消极态度回应消极文化的方法是痛苦的。这种负面效应也引发了博士毕业之后,学术生命有多长的疑问。幸运的是,总是有一群人能够不断地批判和反思,赋予这个过程更多积极的意义,试图去打破这些消极文化带来的沉重枷锁,不断影响身边研究生保持学业-生活平衡,爱上科学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