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辉
高原草毡表层的多样性 精选
2025-2-10 20:36
阅读:5458

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草毡表层(诊断表层)指高寒草甸植被的活根与死根交织缠结的草毡状表层,其厚度≥5 cm,缠结根系按体积计≥50%,容重为0.5-1.1 g/cm3,具寒性或更冷的土壤温度状况。草毡表层是调节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等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和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8月底9月初,我第三次参加青藏高原土壤科考。在高原东部土壤的考察中,我看到了不同植被组合类型的草毡表层,不仅有印象中以嵩草草甸为主的经典草毡表层,同时也分布着林和灌与草毡组合的草毡表层。

8月21日,我们进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区域地形为高原夷平面,夏季的草场为黄绿色,草毡层浅浅没过鞋面,远远望去,像是贴在土地上一层绒毯,但往下便会风化成块的岩石,可以看出草毡披覆在山坡上,其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草毡一旦被毁坏就很难再恢复。这类草毡表层基本全为匍匐于地的低矮小嵩草,其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最高、气温相对最低的山体上部。该区域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上隶属于草毡寒冻正常新成土,其土壤物质来源部分来自下面的岩石风化,部分来自风积黄土。

1.jpg

经典定义中的草毡表层

8月24日,我们从色达县出发,沿山间河谷行驶,前往甘孜县方向。道路两边山势陡峭,海拔在3700米左右。当我们进入甘孜县,翻越乃龙山垭口,海拔达到4500米。此时虽然还是八月份,但山顶温度却很低,山坡上还残存有积雪和冰雹。环视周边山体植被,已转变为低矮灌木和草毡层的交错,说明随着海拔的急剧升高,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已不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长,因此转变为低矮灌木和草类。

2.jpg

灌草交错的草毡表层

而在海拔相对最低、气温相对最高的山体下部,则出现了稀疏的针叶林(云杉),其与草毡表层交错,针叶林面积可能占比达30%左右。

3.jpg

林草交错的草毡表层

对同一山体而言,经典定义中的草毡表层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最高、气温相对最低的山体上部,林草交错的草毡表层主要分布海拔相对最低、气温相对最高的山体下部,灌草交错的草毡表层则主要介于山体中部,位于前两者之间。

土壤研究者通常习惯于严格按定义来识别草毡表层。对第一类的“纯”草毡表层还是很容易识别的,但对第二类和第三类,则往往按照定义将其品排除在草毡表层外。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土壤类型的误判,本来可以定义为草毡寒冻正常新成土亚类,就会被误判为石质寒冻正常新成土亚类,这就无法真实反映出该区域土壤上的植被类型,让人可能误以为其植被状况条件很差,极易产生塌方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对于这种林——灌——草毡的群落组合,我们之前很少会想到,因为以往的对草毡层的印象主要是以高山嵩草草甸,而该区域的草毡层上部却可以生长森林和灌木。我想原因大概是该区域虽然海拔较高,但是纬度却低,受夏季风降水影响,河谷中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才能够生长树木。然而,由于坡度较大,我们看到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新成土。此外,我们联想到如果地形平稳的话,此处也许可以发育灰土,当表层覆盖厚层枯枝落叶,形成还原环境,随着强烈的螯合淋溶作用,土体下部可出现灰化层和灰化淀积层。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师永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2640-147243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