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给博士生的一堂职场课

已有 2871 次阅读 2012-12-25 14:18 |个人分类:栏目:走向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生, 职场

文/马 臻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有淘汰机制。入学后有qualify笔试、2年后的口试。有的人qualify笔试不通过,只能退学。最吓人的是口试。如果你平时表现不好,不去实验室,或者科研进展不符合预期,导师会注意收集证据。到了你口试结束后,先让你出去等结果,然后关起门来和同事商议你的表现。等你再次进门,得到的结论就是“收起你的东西,交出钥匙,离开办公室”。
      中国的博士生培养,几乎没有中途淘汰机制,有部分人压根就是在混文凭。有些人或是白天“宅”在宿舍看电视剧、打游戏,或是常常外出实习、参加社团活动,或是沉湎于花前月下。既不知道什么东西真正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用,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也领教了一个博士生,他号称对我的科研方向很感兴趣,从别的课题组转到我的课题组后,每过一、两周都往外地跑,一去就是好几天。回来后在走廊里长时间打电话,迟迟进入不了“战斗状态”。不是寻找各种借口外出,就是说拉肚子不能来实验室。见此情形,我给他上了一堂职场课。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各种各样的私事,但不能因为个人私事而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麦当劳的服务员即便在家里和爱人吵架,到了单位还是对顾客笑脸相迎。单位领导只管你有没有把活干出来,而不考虑你是否家事缠身。那些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应该成为无法出活的借口。我自己也有私事。比如有时我去银行办事,有时去看医生,有时去接小孩,但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影响本职工作。我在周末、假期把时间加倍补回来。当然,保证工作时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进入工作状态。如果心思没有放在工作上,即使投入了时间,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重要的不但是结果(把活干出来),更是过程(人在这里,努力干活)。没有过程,就不用谈什么结果了。很难想象,你平时不来,最后能交出博士论文。过程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在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会影响周围人的士气。
      很多研究生浑浑噩噩的症结在于:还是把文凭等同于好的前途。其实,有没有文凭、是不是学生会干部,这些只是表象。能否找到好工作、找到工作后能否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实质——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具有什么能力,你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什么价值。有了文凭,但如果你做事方式、待人接物、工作态度不好,即便找到了工作,入职后也不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喜爱。现在养成了吊儿郎当的习惯,以后参加了工作,整天不在工作岗位,或者经常跑出去接电话,一聊就是好长时间,领导会对你有好印象吗?有了文凭,但业务能力不强,这也不行。什么叫业务能力?业务能力就是你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你吃饭的工具。绩效(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什么价值)也很重要。用人单位招你进来干什么的?白给你吃饭的?白供着一张博士文凭吗?很难想象,如果你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用人单位会给你好吃好招待。我认为,研究生阶段学习知识、发表论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把这些做好,以后工作后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如果这些没有做好,即便毕业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找到了工作,也“行之不远”!
      什么叫价值?张飞喝断长板桥,赵子龙单骑救主,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弹琴退仲达,这是价值。美国游泳健将菲尔普斯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拿下8块金牌,这是价值。学校里有的教授能拉来大项目,并有望成为院士,这是价值。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境遇也千差万别。如果实现不了那样大的价值,还要在职场上生存下去,那就要:别人不愿意做的你愿意做,别人不会做的你会做,别人会做的你做得更好,用你的工作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去赢得尊重和认可,进而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
      很多人做事的时候就想着要得到好处,也有很多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抱怨说自己运气不好。其实机会无所不在。朋友介绍朋友,机会吸引机会。如果你好好做,还怕没有机会吗?2009年我找工作时,以前硕士生导师的一个推荐起了很大作用。当很多条件相仿的人都申请一个职位时,你说用人单位选谁?当然是选入职后能认真干活,能出成果,不会闹事,又不会跳槽的人。可是,申请者都把自己说得“花好稻好”,谁知道是不是那样呢?这时候,对你知根知底的导师拿他/她的“信用”给你担保,起很大作用。但他/她也承担了风险:如果你工作后表现不好,不就把导师的招牌也砸了吗?那么,以前的导师为什么力挺我呢?我以前读硕士时,不但搞好自己的科研,还主动承担组内事务,手勤脚快,毕业前夕也不松懈。即便毕业后学校宿舍不让住了,还睡在实验楼电脑房的地板上,抓紧时间完成了额外的实验工作。
      可是,很多时候,机会是被自己给整没的。例如有的博士生兼职做科研助管,职责是把院系科研项目申请书送交学校科技处。老师打电话找他执行任务,发现不是手机一直在通话中,就是不接电话也不回电,就把他撤了。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正可谓“细节决定成败”。试想,你以后到了工作岗位,领导打电话让你把合同书送过去,而你的电话一直打不通,致使项目合作流产,你会有好果子吃吗?再比如有的研究生吊儿郎当,不服管教,尽给导师添堵,那么以后导师即便有介绍工作的机会,也不给了。并且以后招聘单位打来电话,询问应聘学生的表现,导师也会如实反映。
      今天种下什么种子,以后就会收获什么果子。正如Earl Mann在《成功的DNA》中所说:“正是你此前所有的决定和行动决定了你现在在生活中的位置。”
(责任编辑   陈广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646249.html

上一篇: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34)
下一篇:渗流力学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1 xiaohaizhiy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