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博学”是科学创新的基础

已有 4368 次阅读 2012-7-26 14:28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命力, 局限性, 统一体

文/眭 平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治学的几个主要层次。“博学”需广泛涉猎,兼容并包,以达博大精深的境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博学是创新的基础,越过博学阶段,为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不仅要有精深的本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邻近学科知识和尽可能多的其他知识。当我们翻开科技发展的史册,不难发现科技史上绝大多数科学大师都是兼容并蓄、博学多才的“博学”者。这已成为科学史上一大事实。
      “博学”动机多来源于“兴趣”和“需要”。关于“兴趣”的作用已见诸多文章论述,这里不再累笔,仅探讨一下“需要”。
      一是科学探索需要博学知识。因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体;科学之所以可以分解为单独的门类,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人类对于客体的科学认识逐步提高后,科学必然会走向汇合贯通。基于科学分化和综合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上“分久必合”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种规律下,要求科学探索从多学科多领域,用系统论的观点,动态地考察科学认识过程,把握事物之间、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达到系统的科学认识。这就要求科学创造者应具有“博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和科学创新。
      二是科学思维需要博学知识。因为“博学”能带来更多的信息,信息多能使思维开阔,突破条条框框和陈规旧律,促使信息和思想交叉、融合,从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在科研活动中,倘若你把思想仅局限在本领域,其作用显然是有限的;而你将它与其他领域的科学思想进行碰撞,往往可能激发出耀眼的火花,拓展出新的科学认识和方法。从思维方式上,科学探索不仅要求研究者积极接收其它领域信息,在信息系统中达到转换思路的目的;而且要求研究者要努力摆脱定势的、僵化的、受条件限制的思考,进而产生思维的突变。
      三是科学方法需要博学知识。科学史表明,科学与方法同生共长、形影相随。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的结果。没有研究方法就没有科学。因此,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必然要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博学”使你不仅能用不同层次的科学方法(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指导科学探索,还能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交叉融合运用,所以,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博学的人更加游刃有余。
      科学创新也是一种科学探索,有上述便可引出“博学”对科学发展的创新作用。
      一是“博学”能使科学者对科学认识系统化、整体化。科学探索的对象是大自然,而自然界本身就是统一的、系统的整体。它要求如实地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考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解决科学提出的问题,用整体的和动态的观点求得最佳解答。“博学”能帮助科学者从学科多领域多角度认识和研究大自然规律,并能将头脑中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单元或方法单元联结起来,达到疏通思想的作用。同时,“博学”还能使多学科多领域的信息和情报互通有无,只有互通有无才能集思广益、触类旁通、相得益彰,达到思想互补、方法互补的作用,从而缩短认识周期、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达到对科学认识的系统化、整体化。
      二是“博学”能促使科学者在科学创新活动中进行大跨度思维。思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因为跨度大,人的思维不受各个学科研究的角度、方法的局限,易于把一个学科的最新成果、原理、方法、规则等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达到知识成果共享、互相激发,从而有可能使被囚禁已久的思维能量突然释放出来,迸发出灿烂的光华。而且,运用大跨度的思维方式,跨度越大越能够向全方位敞开视角,这就便于人们纠正偏见,充分发挥全面认识的能力与功能,获得高于任何一门科学的见解,显示出更高一级的更带普遍性的理性认识,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实现创新。
      三是“博学”能把在科研中原来旧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传统的各学科所采用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它们利用本学科的基本原理研究本学科的问题,它们彼此划界,严格限定研究的范围,在本身的学术框架内活动,并产生关于界定为本学科的知识。然而,对于人类关心的一些根本问题,例如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等综合性的根本问题,单学科研究显得无能为力。而科学者的“博学”能促使学科交叉,并带来“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它从各学科不同的侧面或视角展开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从而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融,大大拓展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四是“博学”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催化剂”。科技史表明,科研中的许多创新成果,特别是重大创新成果,往往是在多学科多领域研究之中取得的。如牛顿在他的多领域研究的过程中,运用自如地借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原理和概念解决了当时科学上的许多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诺贝尔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颁发一百多年中,几乎所有获奖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均跨分支学科,其中还有近1/3的科学家跨学科研究。可见,“博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极大的。因为“博学”能把各种观点,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学说都兼收并蓄,把那些杂陈并立的各家之说置于多维的参照系之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交叉、融合式的研究,提出创新的观点或获得新的成果,从而有效地开拓各学科的边缘地带。(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596025.html

上一篇:献给图灵百年诞辰的礼物
下一篇:2012-18·读者之声·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