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士毕业到找到教职的经历
2012-3-7 15:03
阅读:32998
标签:博士后, 研究员, 职位
文/马 臻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时,我还没想好要当大学教授还是找工业界工作,只想把选择留给将来,便开始联系博士后职位。2006年1月,看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一位研究员的论文,感到很有趣,估测自己能从事那个课题的研究,就联系了他。没想到半小时后收到电子邮件:“你什么时候能上岗?”我回复说很快就能上岗。他回信:“明天等我电话。”第二天下午,他打来电话,说已经向我的导师询问了情况,决定录用我。后来才知道,他有个从事该课题研究的博士后回国任教,本来招了别人接手课题,但等待数月后,别人借故毁约,正巧我联系了他……
联系到职位,我很高兴。但当我把博士论文送给一位教授评审,他却说,橡树岭是个偏僻的地方,虽然在那里做博士后工资高、消费水平低,但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的水平和名气都不如美国大学教授,除非有的国家实验室(例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同时还是名校(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以后找教职,推荐信由谁写、信头上用哪个单位的标识,这很重要。这位教授说,他曾在德国读博士,又做了博士后,后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跟从“大牛”做博士后,这才找到了美国教职。
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路还得走下去。2006年4月,妻子陪我开车横跨大半个美国,帮助我在橡树岭安顿好,就要离开了。清晨,我把她送到机场,然后直接开车去实验室。天还没全亮,路上雾气沉沉,泪水迷糊了我的双眼……
说说妻子的职业发展。她本来说博士毕业后就来找我,在家待业也要在一起。2007年毕业前夕,她的导师想研究一个新课题,急需人手。妻子想,有新东西研究,就能出新成果,还有工资拿,而在家待业,也许以后再也找不到学术界工作了,便留在导师的组里做博士后。后来,导师申请的新项目没有消息,导师也快退休了。2008年春天,妻子开始找研究职位。到一个国家实验室面试研究员的职位,对方对她很感兴趣,但是需要端着很重的液氮瓶子站在高处操作,对育龄女性不利,因此没再考虑。恰巧导师的合作者需要招博士后,虽然专业方向不完全一致,但还是去了那里。
2007年秋天,我开始在美国找教职。本来在国内学的是催化,催化专业在国内大多设置在化学系,属于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到美国学的是和催化相关的表面化学,也属于物理化学。做博士后时,还从事催化研究。而在美国,催化专业大多设置在化工系,属于化工的一个分支。美国大学化学系很少招催化方向的老师,而去化工系当老师需要化工背景。那一轮申请,我得到一个电话面试、一个正式面试的机会,但都没有成。
2008年春天,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一位组织者是我的博士后导师的朋友,也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系主任。听了我的报告,打来电话,说他们走招聘流程给出offer后,入选者放弃了。于是想让我去面试,如果能成的话,当年就能上岗。我有股把自己“卖”出去的冲动,但妻子在电话里说:“如果你去那样的普通大学,你在网上的‘粉丝’都会跑光了!”想想自己再等个一年半载,应该能申请到更好的大学,就放弃了。
谁知道,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了,很多大学都撤回了招聘广告。即使有招聘广告,对于研究方向的要求很细,很少有对口的。这时国内一所“985工程”高校的系主任看了我的科研论文和博客,联系我,想让我去做正教授、学科带头人。当时我还不想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越来越严峻,投出去的简历都没有好消息。我的思想开始松动,常上那所大学的网站了解些情况,但是妻子说她不想去上海以外的地方。过年时,我给以前的硕士生导师写了电子邮件拜年,顺便提及此事,她回复:“如果你想回复旦工作,可
以和我联系。”我马上打电话过去。经过
半年的申请、审批和等待,我回到母校任教。
接着说妻子的职业发展。她怀着身孕,于2009年11月随同我回国。2010年春天,她在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时结识了一位教授,该教授说,要2篇爆发性论文才可以考虑给副教授职称。妻子便抛下我和嗷嗷待哺的婴儿,再次去美国打拼,攒了4篇爆发性论文。再联系那位教授,对方表示现在要求越来越高,也不知道海归进来后能不能出成果,不敢贸然给固定编制,只能先做博士后。妻子参加了多个学术会议,由此带来更多邀请报告和结识国内同行的机会,好几个单位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几经周折,在上海一所“985工程”高校找到教职。
(责任编辑 陈广仁)
相关专题:聊聊“海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技导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545053.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