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2)

已有 2738 次阅读 2012-2-17 11:11 |个人分类:栏目:主编心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生, 主题, 主编, 取名, 记不清了

——谈“主编心语”题目和师生伦理
文/冯长根
      去年写“主编心语”,选择了交替写2个系列的形式,一个系列大致谈博士生们要碰到的那些事,取名“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另一个系列则大致谈博士生导师要碰到的那些事,取名“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记得去年有人问我,这样来回写,吃力不吃力。意思是这样,原话也记不清了,甚至自己如何对答的也忘了。当然2个系列的“主编心语”到年底第36期,也顺顺利利写出来了。这多少有点像早上吃早饭,中午吃中饭,互不打架,所以从年初也就从没担心过,也说不出其中的理。
      上面所说的第2个系列,本来取名“怎么指导博士生”也就突出主题了,再加上“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看起来有点多余,题目也变长了。有时希望编辑把“主编心语”的题目字号搞大点,碰上这么长的题目确实也难为人了。这个尾巴本来就是从第一次写主编心语时的题目中割过来的,那时讲的正是“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当时的确感到《科技导报》绝无本领像银行那样给读者送上大把大把的钞票,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当时主持工作的副主编商议此事,挖空心思,才想到用“成功”来吸引读者的眼光。“成功”这篇文章是非常认真地做了。那时写到系列文章一大半的时候,把合订本送给浙江大学校长,第二天一早他就跟我说,一个晚上他就看完了,觉得其中的内容写得好,也吸引学生。好像还有其他一些意思,也记不清了。
      其实,只给博士生们写,也不能算完全,此事挂在心上一、二年,到了去年才落实了写给博士生导师们的“主编心语”。在各高校给学生们作同名报告时,人们经常鼓励我,认为同样的事项,讲给导师们,也非常迫切。到去年底,这篇文章也算搁笔了。但是,“怎样指导博士生”,各人有各人风格,各专业有各专业特点,绝不会像日历之于世上之人,今天是星期日,大家都会得到休息的权利,整齐划一,一刀切。心语中所写(其实是写作时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想提出一些问题,“必碰到的”问题,就像同时给博士生们写作的“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因为这些问题对于博士生导师是那些躲也躲不过去的问题。至于心语的口气,则全是一种商量的口气,不像写给博士生们的心语,虽多启发,但也有不是那么软的话。再一个原因,“怎样指导博士生”容易写成(被当成)官样文章,谁看呢?所以又多了一个尾巴。
      按说自己给系列文章定的主题是成功,文章的字里行间应该是“成功”两字。但自己写着看着,反复体味,除了成功,好像还有几个别的字。在上一篇主编心语[1]中已经说到,这就是“科学伦理”。鲁迅先生在中国历史的字里行间看出了“吃人”两个字,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也怪,一经先生指出,连当年小学生水平的我也达到了他的水平,眼看着祥林嫂被吃了,孔乙己被吃了,中国许多人被吃了,只是在吃到闰土的小伙伴“我”的时候,被他“逃跑”了。从字里行间又看出其中还有字,这是从鲁迅先生的时代开始的。听说现在有一些人要否定鲁迅,只是不知道他们又从中看出了什么字。我和博士生们打交道这么多年,确实感到隐含其中的师生伦理是“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这一对新事物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建设新时代的博导和博士生关系,既重要又紧迫,且对大家来讲都是新课题,主编心语其实是对此的一个呼吁书。自从学位制度颁布以来的这么多年,人人忙于自己的“业务”,鲜见有人研究这中间的伦理,于是,博导被塑成了“老板”,博士生被塑成了“打工的”,一湖清水,越搅越浑。这样的伦理值得警惕。
      《科技导报》2010年第16期“读者之声”栏目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金拓教授的来信,他从“质疑”导师这件事,谈到了师生关系,探究了师生伦理,读后很有收益,为供参考,现把此文摘录如下[2],作为本文的结束:
      “今天,在条件较好的研究单位,研究水平的高下基本上取决于研究者的思
路。……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无不希望自己的研究做得更好。……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可能对问题把握得不准,生怕对同行了解的有所遗漏,担心自己的思路存在着误区,嫌自己的技术路线还不够巧妙。如果有学生能够道破自己心中的不解,指出自己的疏漏,哪怕是在一个局部的环节,都是莫大的帮助。……这类导师一般耕作于自己学科的前沿,大体上了解本学科哪些问题重要,哪些问题难搞,对于自己的斤两有一定的自信,知道自己疏忽、遗漏或百思不解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不会是低级错误。这类导师遭受个把质疑者占理的质疑不会构成对自己自信心的挑战。他们没有理由害怕学生质疑。……从研究工作的视角看师生关系,一般导师是科研思路的兜售者,而学生拿出自己生命中的一段时间“购买”导师的想法,导师拿好的思路、学位及未来的前途吸引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费让学生验证和落实自己的想法。作为科研思路的购买者,质疑一下卖方的产品当属正常。”
参考文献
[1] 冯长根.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J]. 科技导报, 2012, 30(01): 83.
[2] 金拓. 质疑导师, 是对导师的帮助[J]. 科技导报, 2010, 28(16):12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538339.html

上一篇:2012-02·读者之声·
下一篇: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