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四:研究与创新
文/冯长根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三:文献调研与阅读,本文谈谈其之四:研究与创新。
在做完了初步的文献调研与阅读后,你当然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开展研究。这时你要记住文献调研与阅读的工作不能就此消失,在你攻博的任何一个重要时期(无论这个时期已经结束还是刚刚开始),你都要寻找新出现(新发表)的那些重要文献,这些论文无疑会大大增加你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我有一位博士生,在答辩的前一天还在查文献。
谈到研究,虽然在“主编心语”栏目第1个系列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中,没有谈及“研究”本身,因为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研究”两字意味着十分巨大的差别,但是,作为科研人员请你记住,科学研究是你生命的体现。本刊在今年的“新年寄语”[2]中指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都是被科学研究雕刻而成的”。在“主编心语”栏目第2个系列文章(“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52次讲谈中,有7次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谈了“科研”,即“科研结果与立题”、“实验设计的共性、优化以及新的实验方法”、研究中的“机遇”、“做好实验数据记录”、“数据的表述与分析(1)、(2)”、“实验违规”,以及实验中不经意的“偏好”,你不妨再看一看。在这个系列的其他讲谈中,也或多或少讲了如何作“研究”(本系列文章始于2008年第21期)。
在这两个系列文章陆续刊发时,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曾邀我去作同名的报告。在报告后的互动环节,有些博士生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博士课题(或博士论文)中如何创新?现在来谈一谈。
眼下有的博士生认为,“别人已经发表了学术论文,我再发表相同方向的论文,别人会说我没有创新”。几乎所有的人都期望在科研成果“查新”时查到的文献越少越好,“查不到最好,说明填补了空白。”相当一些人追求的是所谓“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些想法当然不能算有误。但对于许许多多的学科和专业来说,对科研创新的如此理解,会使创新的路越走越窄。如何走向创新呢?吕海涛在本刊发表文章[3]指出,“好的论文不仅在于内容本身的丰富与广深,更重要的是总领全文的创新之处。”“科学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原始积累,在获得创新成果之前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不知道哪些研究方向或哪些研究点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哪些是有希望突破的,你就不可能获得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你不能拘泥于已有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必须不断迅速地更新知识,而科研论文又是更新知识的最好来源。”“优秀的科学家通常第一步先全面锁定研究目标,信息最大化占有,再由大到小缩小研究范围,接近问题的核心。”“科学创新的核心就是目标高度集中。”韩健在“如何获得科研创新的机会”一文[4]中,从另一个视角回答了“如何创新”问题。他认为,做出独创性的科研并不难,一要积极参与。“不参与就没有机会可言。参加学术会议,给别人审稿、审项目,就连看别人的博客也是参与,参与是增加机会的唯一办法。”二要善于批判。“信息多了,机会多了,于是就需要有所选择。哪些是真正属于自己能把握的机会?哪些是别人的机会?别人的机会如果给我,我能否把握得住?”“机会不是夺来的,也不是等来的,机会大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来的。”三要珍惜机会。“要不满足于现状,有改进现状的欲望,要知道自己缺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才能看到对方能提供的恰巧就是自己想要的,机会就被你找到了。机会最多来敲你的门,它绝对不会从睡梦中把你唤醒。没有欲望的人,没有热情的人,没有需求的人,对机会永远都是麻木的。”“抓住属于你的机会不放,就需要你有能力实现机会带给你的好处。能把握住多少机会要看你自己准备得如何了。”以上两位作者都强调了积累(储备)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的确如此,“有了高原和高山,才有高峰。”[5]“只关注高峰,不关注别的,好像没有青藏高原,没有喜马拉雅山,就会有珠穆朗玛峰。我们不应该如此乐观。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上,是不会长出中国的珠穆朗玛峰的。”[5]
最后提一下,我在阅读一份研究国外博士生培养的材料[6]时,看到有关什么样的工作是创新的介绍,摘录在此,一共15条,如下:第一次用书面文字的形式把新信息的重要部分记录下来;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进行导师设计的独创性工作;在即使并非独创性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一个创新性的方法、视角或结果;含有其他研究生提出的独创性观点、方法和解释;在证明他人的观点中表现出独创性;进行前人尚未做过的实证性研究工作;首次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使用已有材料做出新的解释;在本国首次做出他人曾在其他国家得出的实验成果;将某一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为一个老的研究问题提供新证据;应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注视本学科中他人尚未涉及的新的研究领域;以一种前人没有使用过的方式提供知识。
参考文献
[1] 冯长根. 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3)[J]. 科技导报, 2011, 29(5): 83.
[2] 《科技导报》编辑部. 新年寄语[J]. 科技导报, 2011, 29(1): 1.
[3] 吕海涛. 科学创新犹如渔夫打鱼[J]. 科技导报, 2010, 28(3): 121.
[4] 韩健. 如何获得科研创新的机会[J]. 科技导报, 2010, 28(6): 121.
[5] 《科技导报》编辑部. 新年寄语[J]. 科技导报, 2010, 28(1): 1.
[6] 何光彩. 英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199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