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我们为什么不敢碰科研中的“疑难杂症”?

已有 12482 次阅读 2018-11-28 23: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为什么不敢碰科研中的“疑难杂症”?

科研中的“疑难杂症”在此指科研中目前尚无办法解决的重大难题,是科研中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难题一旦解决,将产生重大战略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

科研人员都知道“疑难杂症”的重大意义所在,但一般都不会去触碰、去攻克。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投入,有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解决不了。解决不了就意味着没有成果,在“四唯”考核评价体系下,这意味着没有职称,没有经费,没有地位,甚至没有了工作,最后落个一无所有。谁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四唯”考核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因为这使我们在科研中变得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愿意去做容易取得成果的事情,小打小闹。可是,科研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高风险,高回报”。容易取得的成果,价值一般都不大。能设计出清晰研究路线图的研究,能清晰预见成果的研究,可行性很高的研究,失败概率很低的研究,一般都不会取得重大成果。

我们口头上说,科研容许失败。注意,这里只是“容许”,而不是鼓励。失败一次,可以容许,不追究;失败第二次,就说不过去了,上上下下都不好交代,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与国外相比,我们普遍缺乏冒险精神。事事追求保险,严重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学生选题,必须保证能取得成果,否则写不出论文,不能按时毕业,老师和学生都交代不了。申请基金,可行性必须要保证,否则通过不了。

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让众多科研人员愿意对“疑难杂症”跃跃欲试,敢于冒险,就必须改变考核评价标准。我们不能唯论文、唯奖、唯科研经费、唯“帽子”,而是要唯价值,即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我们不但要唯研究成果的价值,更要唯研究过程的价值。

是的,研究过程同样有重要价值。研究过程相当于研究的中间产物,没有中间产物,哪有最终产物?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可以作为经典实例。据百度介绍: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但由于爱迪生经济问题不得不寻找经济资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为实验提供经济资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几个股东,他们愿意出钱资助爱迪生研究电灯。但爱迪生屡屡失败,很快用完了五万美元,一部分股东的信念开始摇动,爱迪生苦苦劝诱,股东们决定再拿五万美元资助爱迪生。  

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最后终于用碳化棉丝试验成功,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在找到第1600根成功的灯丝之前,1599根都是失败的。难道说这些失败不是成功吗?不是成果吗?没有人否认,这些失败都是成功,都是成果,因为这些失败证明了它们都不能用来做灯丝。每个失败的试验也都是成果,因为试验思路是正确的,并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

这个故事真实地诠释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实,科研如同在黑暗中摸宝。虽然有时靠些运气,没摸几次就摸到了,但更多时候是要摸很多次的。如果摸了999次没有摸到,第1000次的时候摸到了,那么999次摸索都是有效的,都是成果,都是成功,因为证明了999个地方没有宝。但如果第999次没摸到后就放弃了,那么999次就真的是失败了。

当然,如果要最终成功,首先要确认黑暗中有宝。这样坚持尝试下去,才必会摸到。也就是说要选对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要确认存在成功的可能。例如,人类研制飞机的时候,相信一定能成功,因为鸟可以在天上飞,人就也有这种可能;要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我国一定能造出先进的飞机发动机,因为美国已经造出来了,这种可能是存在的,黑暗中是有宝的。

因此,科研也要有“风险投资”,对于这些投资,不要求回报。要养一批“闲人”,当然这些“闲人”要经过精心挑选,他们要有能力,有追求,有事业心,对从事的科研有兴趣。对他们,只考核研究过程,只看他们是否在认真做事,让他们无忧无虑地研究。至于是否取得了成果,根本不要求。只要大方向正确,只要确信黑暗中有宝,就让他们边研究,边摸索;边摸索,边思考,边找路。在摸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越是这样,越容易取得成果。

精神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更容易冒出奇思异想。就像考试时,如果精神紧张,反而会思维短路,一片空白。很多理论都是在完全放松的散步中想到的。牛顿就是躺在苹果树下仰望天空时,才想到苹果为什么往下掉的问题的。

总之,如果我们的考核评价标准也非常重视研究过程,赋予甚至比最终成果还高的价值,谁不愿去尝试呢?谁不愿向“疑难杂症”发起进攻呢?如果前赴后继,持之以恒,在一波波进攻下,有什么难题不会被攻克呢?有什么宝不会被摸到呢?

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科研也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即有必胜的信心;“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即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如果我们的评价标准重研究成果的价值,重研究过程的价值,那么我相信,我国的科研必将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必将领先世界!

 

             参考文献

[1] 金振奎. 科学研究该以什么为导向? 科学网,2017.10.11; 中国科学报,2017.11.3,有较多修改; 求是网,2017.11.4,有较多修改

[2] 金振奎. 游击性科研难出大成果. 科学网,2018.4.2

[3] 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 等等。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29658329179.html )

[4] 金振奎. 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科学网,2017.12.6;微博教育,2017.12.8

[5] 金振奎.大学里该不该推行通识教育?科学网,2018.1.9;搜狐教育,2018.1.10;中国科学报,2018.1.26,有修改;求是网,2018.1.26,有修改

[6] 金振奎. 论“培养重心前置”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科学网,2017.12.9

[7] 金振奎. 会写论文,该不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科学网,2018.1.16;搜狐教育,2018.1.16

[8] 金振奎. 什么时候,读中国的大学能成为一种荣耀?! 中国石油大学报,2017.3.22;  微博教育,2017.3.27,阅读量已超14万; 中国科学报,2017.5.3; 中国高等教育报,2017.5.4,头条;科学网,2017.10.11;等等

[9] 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培养研究型本科生:必要性与措施. 石油教育,2017, 第1期

[10] 金振奎 王晓卫. 高等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第S2期

[11] 金振奎.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办学特点及启示. 石油教育,2012,第6期

[12] 金振奎. 课讲得好,就是好老师吗?科学网,2018.1.30

[13] 金振奎. 大学里,教育研究重要还是科学研究重要?科学网,2018.1.26

[14] 金明. 香港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北京教育(高教), 2011,第10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6496-1148862.html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评教成为能真实反映教学质量的晴雨表?
下一篇: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藏 IP: 111.196.210.*| 热度|

31 鲁学星 苏德辰 王庆浩 黄洪林 晏成和 迟延崑 王修慧 孙杨 曲江文 史计 李剑超 刘山亮 王从彦 张成岗 吕洪波 李毅伟 代保湖 杨正瓴 韦恒叶 季丹 代恒伟 吴明火 姚远 胡洪森 朱伯靖 黄永义 赵美娣 张磊 杨顺楷 魏泉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