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奎
大学里该不该推行通识教育? 精选
2018-1-9 15:48
阅读:14555

         大学里该不该推行通识教育?

近几年,国内高校兴起了“通识教育热”。大学校长们谈到大学教育改革,就是要推行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当成了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法宝,喊出了“厚基础,宽专业”的口号,试办通识教育班,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强调打通专业壁垒,要求理工科学生选修文科类课程,文科学生选修理工类课程,强化数理化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认为这类“万金油式”的“通才”更能胜任以后的工作。

但在笔者看来,大学教育的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到点子上,没有触及教育的本质,没有抓到重点,方向偏了。能力培养和灵魂塑造才是大学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的核心,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1. 通识教育并没有跳出灌输型教育的怪圈

现行所谓的通识教育不过是让学生多学些非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面而已,仍属于“灌输型教育”,而不是能力培养型教育。如果多教些知识、多教些数理化就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话,那人才培养也太简单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仅靠多读些兵书是成不了优秀军事家的,只会纸上谈兵。以数理化为例。我国从中学到大学,教授的数理化知识比欧美多,学生的数理化基础比欧美学生扎实,可是创新力却不如欧美强,优秀科学家产出率不如欧美高,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不如欧美多。那么庞大的科研队伍,出了多少诺贝尔奖?由此可见,这种差异并不是由所学知识多少决定的。

书本知识有2个特性:分轻重缓急、不用就忘。

知识多是好事,俗话说“技不压身”。不过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即使一生都在上课也学不完。

知识是分轻重缓急的,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大学就4年。对一个人来说,有些知识很有用,有些则基本无用,应该优先学习最有用、最有帮助的知识,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乱学一通。跨学科知识有助于取得科研突破,但对某个专业来说,有些跨学科知识是很有用的,而有些则基本无用。例如,数学对物理学专业是很有用的,但对学文学的就没有多少用,古代大文学家和诗人的数学基础估计都很差。学习跨学科知识,应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的,据此来决定该学哪些,不该学哪些。硬要规定文科学生必须选修理科课程,或理科学生必须选修文科课程,是不合理的。既然选修课以学生兴趣为主,就应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什么。

知识不用就会忘,教了白教,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大学里开设多少课,就能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他们没有想到,学生们会“忘”。即使学生某门课的考试成绩为100分,只要不用,半年后就几乎忘光了,相当于白学,浪费了时间。灌输的越多,忘地越快、越多。工作了多年的“过来人”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工作中用到了多少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还能记得多少所学的知识?恐怕连20%都不到。因此,教授的知识应尽可能是后续学习或工作中常用到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储备”,只是为了以后万一会用到,那么这种知识是储备不住的,很快会忘光,白白浪费了时间。

  以英语为例。我国学生恨不得从小学就开始学了,但博士毕业时仍不能过关,仍不能流利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写作。为什么?因为注重让学生学,而不注重让学生练。学生学英语主要为了各种考试,平时说话则不用英语,写作不用英语,思考不用英语,所以英语始终学不好,浪费了巨量时间。

总之,以灌输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为目的的“通识教育”不仅不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反而会降低,因为挤占了专业学习时间(见下)。

2. 大学还是要以培养专才为目标

不同成长阶段,教授不同的知识。通识教育放在中学或许更合适。到了大学,就是要分专业学习,就是要培养“专才”,而非“通才”,“术业有专攻”。

现在高校里盛行大一(甚至大二)学习通识课,大二(甚至大三)再根据兴趣选择专业。既然如此,招生时为什么还要学生填报专业?并且要服从分配?其实学生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就是根据兴趣决定的。学习一年甚至两年后再选专业,是浪费宝贵的青春时间,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大害。

众所周知,要在某个专业领域要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有雄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必须要“精”,要“深”。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专业知识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其他知识学多了,专业知识必然学少。当然,这并不是说跨学科知识不重要,但所学的跨学科知识应与专业有关,应有助于专业能力提升和专业突破。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时间段的,成年后(17岁左右)到30岁左右是创造力最旺盛期。有人统计过,获化学诺贝尔奖的成就大都是在30岁左右取得的。知识积累与创造力最旺盛期是有最佳匹配关系的,在创造力最旺盛期达到较深厚的知识积累最有利于取得突破。如果一个农民过了身强力壮期才学会干农活,那么也只能有心无力了。

所以,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就是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要培养专才。学的非专业知识过多、过杂,会挤占专业学习时间,对成才不利。

3. 让学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要办好教育,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力+灵魂+健康+知识,其中能力培养、灵魂塑造、健康(身体和心理)锻炼都是教育的核心,唯独传授知识不是。但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实际上把传授知识当作头等大事,当作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注重向学生大脑里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大脑的训练。知识灌输得多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就少了,于是,就变成了“书呆子”,养成了“爱听不爱思”的惰性。这种思维惰性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

其实在大学里,应少讲多做,传授的课堂知识要少而精,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做”。“做”包括实习、实验、大作业、社团活动等。实习和实验最好是研究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不能事先设计好了步骤,不能让学生只是按套路进行。有剧本的军事演习显然不如无剧本的对抗性军事演习。少一些纸上谈兵,多一些实战。让学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锻炼各种能力。

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组织的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给学生一个地区的地震、钻井、地质等资料,让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分工协作,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出有利的钻探部位,编写出一份科研报告。这种练习对学生多种能力的锻炼极大,广受好评,人民网、光明网等都进行了报道。如果类似练习能推广到所有学生,而不只是参赛的少数学生,人才培养效果将更好。

相反,电视里经常举办的一些诗词、诗歌等知识竞赛,考的都是靠记忆的死知识,而不是能力,这类竞赛不应鼓励。

在大学里,“通识教育”并不能真正做到“通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毕业后会找到什么工作,因此无法确定应在学校事先学习什么课程。如果说什么通用的话,那就是能力。只要能力强,什么工作都可以胜任,工作中缺什么知识,都能够自己获取。当年指挥找到大庆油田的余秋里,是军队的将军,通过自学和找专家讲解,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石油行家。

关于能力培养和健康锻炼的方法措施,在笔者以往的文章里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不再赘述。下面浅谈一下灵魂塑造。

灵魂就是精神支柱,是指有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有为社会作贡献的志向。一个人只要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就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就会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有志者,事竞成!”反之,没有奋斗目标,就会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弱小的共军打败了强大的国军,靠的就是一股精神。可是,从小学到大学,可注重过学生的灵魂塑造?虽然这几年喊出了要重视思想教育,重视立德树人,但是否基本停留在口号上?可采取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什么总有一些学生,能通过严格的考试考上大学,却不能大学毕业?因为他们一进入大学就迷茫了,失去了奋斗目标,沉迷于电脑游戏等,无限放纵自己;还有一些学生,经不起失败,一遇到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轻生,殊不知,这是上天的考验,是欲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现象都是灵魂培养缺失导致的。如何塑造灵魂呢?树立英雄模范榜样或许是有效方法之一。可给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中外真实的励志和奋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还需要舆论配合,多宣传正能量的人和事,少报道负能量的,在全社会营造赞美英雄模范、崇尚英雄模范的氛围。

总之,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应从娃娃抓起,教育是有黄金年龄段的。不同的成长阶段,应传授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能力培养、灵魂塑造和健康锻炼都应贯穿教育始终。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关于教育根深蒂固的理念是传授知识,推行的是“知识灌输型教育”。应该彻底颠覆这种理念,彻底摈弃这种理念,倡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推行“能力培养型教育”。这种理念的转变可以深刻改变中国,加速中国领先世界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金振奎.论“培养重心前置”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科学网,2017.12.9

[2] 金振奎. 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科学网,2017.12.6;微博教育,2017.12.8

[3] 金振奎. 什么时候,读中国的大学能成为一种荣耀?! 中国石油大学报,2017.3.22;  微博教育,2017.3.27,阅读量已超13万; 中国高等教育报,2017.5.4,头条;  科学网,2017.10.11;等等

[4]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培养研究型本科生:必要性与措施. 石油教育,2017, 第1期

[5]金振奎 王晓卫. 高等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第S2期

[6]金振奎.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办学特点及启示. 石油教育,2012,第6期

[7]金明. 香港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北京教育(高教), 2011,第10期

[8]金振奎. 科学研究该以什么为导向? 科学网,2017.10.11; 中国科学报,2017.11.3; 求是网,2017.11.4

(以上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同行和决策者参考、思考)


相关专题:一流大学之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金振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6496-109394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