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a194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ma1947

博文

抠字眼:此霾非彼霾

已有 2566 次阅读 2014-11-12 21:59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此霾非彼霾

作者 马德


现在气象界的解释,霾是指漂浮在大气中的粒子增多,使得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情况,认为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因。但是用“霾”字为PM2.5造成的这种天气现象命名似乎不够确切。

霾是个古字,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尔雅》中即有解释:“風而雨土爲霾”(《尔雅·释天》)。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对“霾”的解释也是“風雨土也”。这两部古辞书对“霾”的解释都是指因大风引起尘土弥漫并从空中降落,“雨”在这里是动词,是指尘土像像降雨一样从空中落下。也就是说,中国字“霾”是特指因大风而造成的扬沙天气,造成霾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漂浮的尘土,而不是“PM2.5”这类更细微的粒子。其实,前工业时代,空气中的PM2.5微粒含量极少,也不会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因。

而且,古代引起霾的天气主因是风,而现在说的“霾”,却伴随大雾发生,风跟雾是两种相背的天气现象,风大的天气会导致雾气消散,从而使“PM2.5”失去聚集的依托。

所以,现在气象学界使用霾字来命名主要因PM2.5导致的能见度较低的天气,跟这个霾字本来的含义不符,不是一回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5071-842992.html

上一篇:铅笔画练习:西红柿和提子
下一篇:《气候颠覆历史》全书在线阅读
收藏 IP: 111.199.225.*| 热度|

2 戴德昌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