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柳:题叶情缘-Seko-2025-11-02+21_35_41.mp4
这一次的视频文本,写得比较详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还是说系统升级了?AI制作似乎也要比以前精细一些。
分镜头出来的时候,先逐一审核,尽量不动AI自动匹配的文字(包括标题),只将两个配音空缺的分镜补全了配音,然后再转化为视频,但还是有个错别字,好在审核视频的时候还能够改正过来。
视频文本如下:
天宝年间,大唐已经达到了繁华顶端,玄宗日益懒政,耽于游乐,据说这一时期宫女多达四万余人,幽居宫中的宫人众多。
于是有一位幽怨的宫人,在落叶上写了一首诗:“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
她悲叹着,曾经得到恩宠的自己,如今已经失去了恩宠,便如那团扇一样,在夏日动不离手,到了凉爽的秋日便被君王弃置脑后。新春到来,新近承宠的宫人如明媚鲜花,哪里还有自己这失宠宫人的立足之地?在这令人倍生幽怨与惆怅的明媚春光之中,自己只能题诗于叶上,希望高高宫墙外的“接流人”能够读到自己的心情,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
这首题叶诗,随着御沟之水流出宫外,被人捡到后传播开来,诗人顾况读了之后,非常感慨,和诗一首:“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唐人喜欢传唱诗歌,这首诗随着歌声飞入了深宫之中,曾经写下第一首题叶诗的宫人,心绪翻涌,情不自禁,于是又写了一首诗,题于叶上,随波流出:“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她在诗中说:是谁在禁城外,饱含同情之心,与我唱和?望着那一片梧叶随着水流离开深宫,恨不能身化诗叶,随春光流水而去。
这个故事有一个类似于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结局: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沦陷,深宫中的宫人也得以出宫,四处逃亡,一片混乱之中,顾况找到了红叶题诗的宫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这个故事也被称为“下池轶事”,在洛阳古城流传。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45606-150857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