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平
有时候,放弃也可能是一种智慧和美德 精选
2025-10-17 07:32
阅读:3060

我在美国工作。虽然在中国我的年龄已经超过了退休线,但在美国,我仍然在第一线工作——退休可能还要几年,甚至十年以后。如今,我仍经常收到猎头公司的职位邀约。前几天,偶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国内的视频。视频中的一位老人说:“再过五十年,我们都不在了,即使六十、七十后也都离开了。要活在当下。”这句话简单,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它像一碗心灵鸡汤,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但仔细想,它又不仅仅是鸡汤——它戳中了生命的有限性,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现实。

尤其是那些在镜头前淡然微笑的老人,他们大多拥有相对完善的退休保障,能安稳地谈论“活在当下”。而对于那些没有保障、仍需为生计奔波的同龄人,他们又如何能潇洒地说出这四个字?“活在当下”,在他们眼里,也许更像是一种奢侈。

然而,人类毕竟不同于动物。我们拥有理性、道德与制度的约束,也具备合作与同情的能力。弱肉强食是生存的底线,而合作共赢是文明的高线。理想中,人们可以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现实中,这种合作往往只是局部、暂时的。更多时候,我们仍在资源与机会的洪流中奔跑。许多人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共富贵——为什么?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该因此放弃努力。相反,这提醒我们要更清楚地问自己:我究竟为何而争?又在争些什么?

在这样的现实里,“活在当下”并不是逃避竞争,也不是放弃奋斗。它意味着认清现实,不被无谓的比较和焦虑吞噬;意味着去选择真正值得投入的事,而非盲目追逐他人的轨迹;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里,尽可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有时候,智慧就在于懂得放弃。争,依然存在;但如果我们能辨清方向,知道哪些努力值得,哪些可以放下,那么放弃就不再是消极,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一种智慧与美德。正如我自己,即使猎头公司抛来的职位更诱人、地位更高、薪水更优,我也会权衡自身能力、体力与生活节奏,选择放弃。有时候,放弃不是失败,而是给自己留出空间,让生命更从容、更有价值。

也许我们无法彻底改变社会的弱肉强食,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在其中活得明智。“活在当下”,不是停下脚步,而是带着清醒的心去做选择——选择奋斗,也选择放弃。退一步,有时真的海阔天空;学会放弃,可能比拼尽全力更需要勇气。

生命有限。与其在无尽的竞争和比较中耗尽热情,不如把精力放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放弃,也可以是一种智慧,也可以是一种美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6264.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