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平
万米高空里的应急处置
2025-9-28 20:01
阅读:377

昨天,又一次应急事件在我不在的时候发生了。那是一个周六,我正在飞往美国东部的途中,图书馆一楼突发了严重的管道漏水。命运仿佛总是喜欢挑选最不合时宜的时刻:当你离开校园,当你正身处万米高空,意外便悄然来临。

图书馆二楼以上依然开放,但一楼因为受灾而临时关闭。一楼属于半地下部分,主要是图书馆编目、采购和档案部门的办公区域。正因如此,水从邮政室一路漫延,几乎波及到档案入口。档案部主任第一时间到场检查,确保受影响的档案得到妥善处理。用户服务部主任则负责在现场协调应对,负责设施建设的助理副校长全程跟进,监督修复与善后。设施部门迅速封闭楼层,清洁与修复团队紧急展开工作,危机的混乱逐渐得到控制。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负责新闻与公关的副校长第一时间向全校发布通告。冷静而及时的信息传递,使得全校师生迅速知晓情况,避免了恐慌与谣言的滋生。与此同时,用户服务部主任也通过短信直接联络到正在飞机上的我。所幸,美国的航班通常提供免费的文字信息服务,而我的手机通讯商还支持卫星紧急短信,使我即便在空中,依旧能够接收现场的最新进展。

在中转的间隙,我也利用短暂的空档,向我的上司——教务长——写了一份简要汇报。虽然人不在现场,但凭借及时的信息沟通,我依然与团队保持紧密联系,既能随时了解最新进展,又能让上级第一时间掌握全局。我也收到了教务长的及时回复。

这次经历让我再次体会到,所谓应急管理,不仅是对突发事件的即时处理,更在于平日里是否建立起了一个可靠而专业的团队。正因为有清晰的分工和沟通机制,即便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刻,事故依然能够被稳妥地化解。领导者不可能随时随地在场,但只要团队准备充分,组织就能够自我运转,而危机也会成为团队能力的一次验证。

事故不可避免,但每一次应急都在提醒我:命运不可控,应对却可控。只要沟通顺畅、反应及时、团队互相信任,就能把最糟糕的时刻,化为一次凝聚力的演练。下一次再遇到意外,我不会再去感叹“为什么偏偏是现在”,而是会更坚定地相信:真正的安全网,不是幸运,而是一个准备充分的团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3938.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