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参加了学院的校长议事会例会。这是学院每月一次的会议,相当于国内的“校长办公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和各部门主管都会参加,我作为图书馆馆长也在其中。
会议上有一个消息让我印象深刻:学院董事会刚刚通过了一项决定——从2026年秋季开始,学院将为所有新入学的一年级和转学生满足全部经济需求。在随后的三年里,这一承诺将逐步覆盖到所有在校学生,目前学院在校学生总数在1500名左右。
这一承诺的意义非常特别:在美国,能够为所有学生满足全部经济需求(meet 100% of demonstrated financial need)的学校屈指可数,全美国大约在40所左右。其中,真正对国际学生既Need-blind(录取时不看经济状况)又承诺满足100%需求的学校只有5所:Harvard;Yale; Princeton; MIT; Amherst。而惠特曼学院即将成为第六所这样的大学。这意味着,无论学生来自哪里、家庭经济条件如何,都可以无顾虑地追求惠特曼的教育,不必因为经济压力而退缩。
这一里程碑的实现,离不开“一起面向未来”筹资活动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活动从两年前开始,并不是常规捐赠,而是一场特别的、旨在推动学院长期战略目标的筹资行动。截至目前,已有15,332 位校友和朋友参与捐赠,总金额已超过2.08亿美元。相比之下,学院的常规捐赠总额历经自1859年建校以来的一百六十多年,目前市值约为8亿美元。
如果惠特曼只重视有名望或特别成就的校友,那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可能得到15,332名校友、超过2亿美元的慷慨捐赠。这充分说明,学院真正对每一位校友一视同仁,重视每个人的参与和支持。正是这种平等的关怀,让校友们更愿意回馈学校,也让学生和校友都能感受到被尊重与重视。
这让我联想到十几年前我在新加坡工作时的经历:麦吉尔大学负责校友和筹款的副校长特地通过校友会,邀请在新加坡的每一位校友共聚晚餐,加强联系。这种用心维护每一位校友的做法,让我一直印象深刻,也让我对惠特曼学院当前这种一视同仁的理念感同身受。
当然,学院目前仍面临财务压力,需要在人员和资源上作出一些艰难决策。但即便如此,学院仍坚持优先保障学生的机会,体现了对使命的坚守,也体现了对所有学生公平关怀的承诺。
作为麦吉尔大学的校友,我昨天收到母校的来信,看到它对每一位学生和校友一视同仁的关心,让我产生共鸣。这种理念在惠特曼学院也得到了体现。我作为图书馆馆长,也在思考如何通过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更好地支持学院的使命,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公平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当校友真正被关怀时,他们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回馈学校,让这种平等与关怀不断延续下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121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