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平
关于图书馆“数字学术”的一些认识和误区
2020-4-27 09:04
阅读:5139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数字学术”(digital scholarship)的中文期刊文章,看来这个主题比较热。很多文章洋洋洒洒,很明显有一种论调就是国外研究型图书馆似乎在从传统图书馆环境向数字学术环境转型,似乎图书馆就变成了一个大的数字学术中心(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r)。有的还扯上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当然数字图书馆是另一个概念。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scholarship这个词。很多中国学生接触到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奖学金。我当初也如此。那为啥digital scholarship又叫数字学术呢?scholar大家知道是学者。似乎和学术扯得上边。那么scholarshipdigital scholarship里是啥意思呢?先说scholarship,直白地讲scholarship其实就是你发表的论文或研究项目(如果是经过同行评议后发表的论文一般算Ascholarship,非同行评议算B类),也包括你获得的外部资助(external grant)如果这个资助是大型的(比如5万美元,10万美元以上,20-50万美元以上,各个学校,院系和学科标准不一样),并有同行评议的算Ascholarship。对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中国同学会大出意外的。确实如此,很多访问学者有的甚至在国内是英语教授,第一次到美国,至少和我谈到接触到这个概念时,都不知道,等我解释了我们的faculty tenure的标准会大吃一惊。说不知道原来有这个意思!我们在美国的教授(助理,副,正)从tenure tracktenurepromotion主要看三个方面:teachingscholarshipserviceTeaching好说就是教学,scholarship就是你发表的科研成果,service就是你在学会啊学校的委员会啊担任的工作,如果你担任期刊审稿人属于service,但如果你是某个同行评议期刊的主编(必须是主编),算1Ascholarship。看到这里明白了吗?如果明白了,就很好理解啥叫digital scholarship了, 就是使用了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比如可视化工具的科研项目和论文,重要的是成果的表达使用了这些数字化技术。

所以研究型图书馆的digital scholarship的服务就是对新兴的使用数字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一种支持服务。特别是scholarship使用一些地图软件或图形可视化软件(visualization)图形分析工具等等,比如你写一篇关于新冠病毒的文章,如果你在你的电子文章里嵌入霍普金斯大学的新冠病毒各国感染病例动态效果图(这张图本身不是数字学术,只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把这个可视化工具用在你的学术研究项目或数字化的学术论文里面,那就是一篇digital scholarship的东西,它不可能出版在传统的期刊,出版在传统的《柳叶刀》即使你使用了这张图(静态拷贝某个时段的效果图就不是可视化工具了,这时候和你使用一张照片插图没有两样))也是传统的scholarship,因为那个动态图不工作。数字学术必须发表在某个数字出版平台,而且这个数字出版平台支持可视化等等数字技术,当读者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个动态图在真实动态地变化,今天看这篇文章读者读到的数字和昨天看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如果文章再使用动态分析软件,那么出来的曲线和分析结果也不一样,这就是一个数字学术的例子。

很多大学有机构库,某些机构库平台支持数字学术的出版和保存。但请注意,大多数机构库是大学的内部出版平台,不存在同行评议机制,因此单单发表在在机构库的数字学术是成不了A类,甚至B类都不算。一般发表在机构库的是预发表。或者期刊可能发表后如果没有版权争议则存放到机构库以增加引用机会,同时也便于长期保存。有些数字化技术支持的期刊使用机构库这个平台,比如用DSPACEDIGITAL COMMONS构建的机构库都支持期刊平台功能,但机构库也支持传统的在线出版期刊,而大多数属于传统在线期刊。一般的在线期刊文章严格意义上不是数字学术成果,它只是叫做digital publication数字出版物。这样的文章叫born digital electronicresource,被数据库厂商加工以后的数据库就是electronic resource电子资源。这里顺便提一下electronic resourcedigital resource的区别。Electronic resource就是天生的born digital resourceborn digital的东西现在有学生论文(以wordPDF形式提交的,然后发表到机构库或被商业数据库采用,纸质的就不算),在线发表的期刊文章,电子书,商业数据库等。数字资源一般指你自己数字化加工的东西,比如你把一篇30年代发表的纸质论文扫描后上传到机构库里供大家下载阅读,把原来磁带上的语音(比如口述历史)转变成在线播放,这样的资源叫digital resource。希望看到我文章的人能明白这两个英文词含义的区别。因为我发现国内很多文章在这两者概念上分不清楚,啥都叫做数字资源,而英文是不一样的,明白了你和国外同行交流就不会产生误解和困惑。

那么研究型图书馆是不是在向数字学术环境转型?很明显不是。数字学术只是图书馆的一个很小的服务项目,占比不大。以休斯敦大学图书馆为例,休斯顿大学图书馆的年预算是550万美元(含工资福利和资源等所有费用),但在数字学术上的年预算是15-35万美元,而且主要是用来支付人员工资,硬软件的采购,预算只占2.5-6%。所以单凭这点就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所谓环境“转型”。只是图书馆根据现在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后学术领域的一些新趋势,新增加的一项服务而已。研究型图书馆在学术(scholarship)上的服务目前主要还是支持传统学术,因为大多数学者还是要发表在传统纸质或电子期刊比如《自然》,《科学》,传统的SCI/SSCI期刊。当然支持传统学术也好,数字学术也好,都有研究数据(research data)支持服务,特别是某些重大基金资助,比如医学领域的,美国要求50万美元以上的资助申请者一定要提供研究数据管理计划(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plan)。还有某些出版商现在也需要提供研究数据。如果你要把研究数据服务research data service这个也归入数字学术,那就有点牵强附会,因为传统学术(traditional scholarship),就是发表的纸质期刊文章现在也要求提供研究数据计划(或可以说你使用了hybrid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点,数字学术成果怎么认定?目前主要是看同行评议,如果有同行评议则定义为A类,还有影响力,传统媒体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数字学术呢?除了影响因子(怎么评定?),引用次数,还可以看下载量,引用量,浏览量,社交媒体转载等等,但这些必须在教师手册或晋升标准里明确定义才可执行。如果没有定义,下载量再多,你在晋升评审时这个转载下载量可以忽略不计。学术型研究型图书馆的重点或者说花费主要还是在纸质图书和各类商业数据库,以支持教学,学习和研究,当然现在的教学,学习,和研究离不开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但并不是离不开数字学术。在美国很多学术图书馆并没有数字学术中心这样的专门部门,特别是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和授予硕士学位为主的大学,但也有数字学术相关服务,注意我讲的是相关,比如有机构库,学术通讯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服务。当然很多学科牵涉到数字人文,数字学术,某些学科比如地理,地质,历史等有优势和需求,比如使用可视化,动态数据管理分析工具等,可以比较生动地全面地演示历史演变过程。但其他学科的很多学者大多还是选择传统学术,尽管在撰写研究计划,数据管理计划时会使用一些数字技术,但离数字学术还远着呢。这还取决于学者有没有这个意识愿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挑战等等。关键是成果认定,虽然描述研究结果更直观和生动,但如果单位不认可,谁又愿意去大费周章呢?

总之,目前美国的研究型图书馆也好,一般大学图书馆也好,提供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还是为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1)资源,包括纸质,电子,数字资源,本地,远程或馆际互借资源等;(2)提供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还可以用于互动,交流,讨论,和其他部分合作,比如就业培训,数学语言辅导,学习新技术比如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体验;(3)提供一些教学咨询参考服务比如学科导航,信息素养教育,参考咨询服务,项目申请资助计划写作,元数据构建,在线出版服务,研究数据管理,数字学术服务等等。所以数字学术服务只是整个图书馆服务中的一小部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2303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