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可切除胰腺癌治疗发现:放化疗虽未延长总生存期,却能帮手术患者实现更优切除效果
胰腺癌是公认的“难治性癌症”,尤其是“不可切除胰腺癌”。指肿瘤已经长到无法通过手术完整切除的程度,治疗难度更大。目前,化疗是这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遗憾的是,能活过5年的患者寥寥无几。医生们一直困惑:如果在化疗基础上再加放疗(也就是“放化疗”),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治疗效果更好?近期,一项3期临床试验(CONKO-007),为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聚焦“放化疗vs单纯化疗”
这项研究纳入了525名经病理确诊为“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患者,分步骤开展治疗和观察:首先,先给患者做“诱导化疗”,目的是初步控制肿瘤。525人中,495人完成了诱导化疗:大部分患者(402名)用的是“FOLFIRINOX方案”(包含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三种化疗药),少数人(93名)用的是“吉西他滨”(另一种常用化疗药)。
然后,从完成诱导化疗且肿瘤没有恶化的患者中,选出336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67人继续单纯化疗,另一组169人做 “放化疗”。放化疗的具体方案是:放疗总剂量50.4 Gy(相当于把放疗剂量分成28次,分次照射以减少副作用),同时每周使用一次吉西他滨(剂量30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放疗结束后,再额外注射3次吉西他滨(剂量提高到100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
研究的最初想法是重点看看“总生存期”(也就是患者从入组到死亡的时间),但因为招募患者速度较慢,且意外发现的是部分患者的肿瘤经过治疗后 “变可切除了”,于是把核心观察目标改成了“R0 切除率”(指手术切除肿瘤后,在切缘处完全找不到肿瘤细胞),这肿瘤切除得更干净,后续复发风险更低。整个研究随访了76 个月(约6年多),期间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团队评估患者肿瘤是否能手术,如果能手术的就建议手术。
关键发现
手术才是延长寿命的关键,放化疗有“局部优势”。经过长期随访,研究得出了几个核心结论,有些和预期一致,有些则不同。
1. 放化疗没让患者整体活得更久,但手术可以。
从所有患者的整体情况看,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总生存期”差别不大:放化疗组患者中位数生存期(一半患者能活过的时间)是15个月,单纯化疗组是 14个月,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否接受手术,对生存期的影响非常大:接受手术的患者,中位数生存期能达到19个月,5年生存率有18.7%;而没接受手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13个月,5年生存率更是0%。也就是说,没做手术的患者里,几乎没人能活过5年。
2. 放化疗不提高手术率,但能让手术切得更干净
两组患者最终接受手术的比例差不多:放化疗组是36.6%,单纯化疗组是35.9%,说明放化疗没有让更多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但在已经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放化疗组的“R0 切除率”显著更高:放化疗组有69%的患者实现了 “切缘无肿瘤细胞”,而单纯化疗组只有50%,这个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不过,如果看所有入组患者的整体R0切除率,两组差别就不大了(放化疗组25%vs单纯化疗组18%)。
3. 放化疗的“局部效果”更好,但副作用略多
除了R0切除率,放化疗组在其他“局部治疗指标”上也更有优势:比如 “环周切缘阴性率”(肿瘤周围切缘无癌细胞)、“病理完全缓解率”(手术后病理检查没发现存活癌细胞)都比单纯化疗组高。副作用方面,两组整体相近,但放化疗组出现“较严重白细胞减少”和“较严重血小板减少” 的比例更高。这是放化疗常见的血液毒性反应,临床中可以通过药物干预缓解。
临床意义
放化疗为“能手术的患者”提供更多保障。虽然放化疗没有给所有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带来“延长寿命”的效果,但它的价值体现在“局部治疗优化”上。研究结果表明:放化疗没有提高患者整体的R0切除率或总生存期,但和单纯化疗相比,它能让那些最终接受手术的患者,更大概率实现‘切缘无肿瘤’的最优手术效果。这意味着,未来医生在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时,或许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使用放化疗:对于经过诱导化疗后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加用放化疗可能帮助他们把肿瘤切得更干净,从而降低后续复发风险;但对于明确无法手术的患者,单纯化疗可能就足够,不必额外承受放化疗的副作用。
总之,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了“手术切除”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也为放化疗的使用” 提供了依据。对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分层对待、聚焦优势” 可能是更合理的路径。
Benefit of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fter Induction Therapy for Conversion of Unresectable Into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The Randomized CONKO-007 Trial. JCO August 13, 2025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阎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9971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