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影
ESCAPE-seq 技术:大规模平行筛选HLA-I肽抗原呈递的创新方法
2025-8-2 22:45
阅读:563

  1. 技术核心与优势

ESCAPE-seq(增强型单链抗原呈递测序)是一种基于深度DNA测序的大规模平行平台,可全面筛选I类HLA-肽组合的抗原呈递。其技术核心在于构建肽-MHC单链三聚体(SCT),由抗原肽、β2 微球蛋白(B2M)和 HLA 通过柔性 linker 连接,仅高亲和力肽结合形成的稳定复合物能被运输到细胞表面,通过流式分选和测序量化呈递强度(E-score 越高,呈递能力越强)。 

关键技术优化包括:引入Y84C突变增强复合物稳定性;通过B2M同义突变barcode区分不同HLA等位基因,实现多等位基因组合筛选。 

技术优势显著:高通量--单次实验可评估超75,000种肽-HLA 组合(1,500 种肽×50种 HLA分型);覆盖广泛--涵盖HLA-A、B、C 等位基因,包括此前难以研究的HLA-C;高灵敏度--能检测低丰度表位,精准区分突变型与野生型肽的呈递差异。

2. 技术验证结果

性能基准:与IEDB数据库的肽亲和力数据高度相关(HLA-A*0201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 0.77),分类性能优异(AUC-ROC为0.919,精确率-召回率曲线 AUC为0.91),与NetMHC 相当。

一致性验证:生物重复间相关性高(Pearson 相关系数>0.9),能重现质谱(MS)检测的大部分肽(>80%),部分达可90%。

3. 应用成果

SARS-CoV-2 研究:

筛选了刺突蛋白、核衣壳蛋白的~1,500 种肽及17种变异株的900种突变肽,发现突变可导致表位呈递变化(野生型不呈递的肽在突变后可呈递,反之亦然)。相比 NetMHC,能识别出2%被漏检的呈递表位,且与已知文献报道的 SARS-CoV-2 表位高度一致。

癌症新抗原发现:

针对92种常见致癌突变(如 KRAS (G12D)、BRAF (V600E))和31种致癌融合(如 BCR-ABL1),在覆盖90%人群的50种HLA等位基因中筛选出大量新抗原,关键发现包括:

共享新抗原:少数肽被≥20种HLA呈递(如 EGFR (T790M) 的 LTSTVQLIM),具有广泛治疗潜力;

突变特异性呈递表位(Mut+ only):如 KRAS (G12D)的GADGVGKSA,仅突变肽被呈递而野生型不呈递,可避免免疫耐受,是理想免疫治疗靶点;

人群覆盖:>90% 的致癌突变可被至少一种HLA呈递,融合突变覆盖率超 80%。

4. ESCAPE-seq技术发现的关键新抗原序列及对应 HLA 分型

通过 ESCAPE-seq 技术发现的可被HLA呈递的癌症新抗原包括:

KRAS 相关:

KRAS (G12V) - GAVGVGKSA:可被 HLA-C0304、B5401(东亚人群)、B5601(澳大利亚、大洋洲人群)、C0602(北非人群)呈递;

KRAS (G12C) - GACGVGKSA:与 HLA-C*0304 结合呈递;

KRAS (G12D) - GADGVGKSA:由 HLA-C*0802 呈递。

EGFR 相关:

EGFR (T790M) - LTSTVQLIM:可被 HLA-C0701、C15:02、A*23:01 呈递;

EGFR (T790M) - IMQLMPFGC:由 HLA-A*0201 呈递。

FLT3 相关:

FLT3 (D835Y) - YIMSDSNYV:能被 HLA-A*0201 呈递。

融合蛋白相关:

EWSR1–FLI 融合肽:可被近30种HLA等位基因呈递(约占测试HLA的60%),属“共享新抗原”,但具体氨基酸序列未明确;

NPM1-ALK 融合肽 - HISGQHLVV:由 HLA-A03:01、A24:02 呈递。

5. 结论与意义

ESCAPE-seq 实现了人群水平的抗原呈递一次性筛选,为HLA特异性和基因组突变的免疫识别提供了新见解,在病毒疫苗设计(如SARS-CoV-2变异株)和癌症免疫治疗(如新抗原疫苗、T细胞疗法)中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可扩展至 HLA-II 类分子研究,全面解析 CD4 + 和CD8+ T细胞反应。 

与传统质谱(MS)相比,ESCAPE-seq 无需大量样本,可同时评估多种 HLA-肽组合,精准识别低丰度致癌突变肽及突变特异性表位,且成本更低、通量更高。对于HLA-C等位基因研究,ESCAPE-seq 无需依赖现有训练数据,可直接检测结合与呈递,弥补了NetMHC等计算工具的局限性。

Massively parallel immunopeptidome by DNA sequenc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ancer antigen presentation.  Nature Genetics.  28 July  2025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阎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9624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