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先试着坐下,再尽可能流畅地站起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能藏着预测寿命的关键线索。最新研究表明,一个人不借助支撑从地板坐起再站立的轻松程度,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一项研究显示,在大约12年的随访中,通过“坐立测试”的成年人,得分最高的人群中因自然原因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概率,显著低于得分最低的人群。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学界共识:除有氧耐力外,柔韧性、单腿站立能力、握力等身体功能指标,均能为寿命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测试解析:无需设备的“身体年龄评估”。巴西Clinimex 运动医学诊所的研究团队指出,坐立测试能一次性覆盖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性和身体其他部位等非有氧体能的核心要素。该测试源自2012年的经典研究,此次通过更大样本量验证了其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坐立测试评分标准(满分10分)。满分条件:不借助手、前臂、膝盖或腿侧支撑,全程保持稳定完成坐下与站立动作(坐下5分 + 站立5分)。扣分情形:失去平衡、需手/膝盖支撑时逐次扣分;依赖桌椅、墙壁等外部辅助则直接得 0 分。
研究分析了1998至2023年间4282名参与者(46-75岁,男性占68%)的数据,所有受试者均无影响测试的身体或临床障碍。随访期间665人(15.5%)自然原因死亡,而得分差异与死亡风险呈现显著相关性:满分(10分)人群死亡率仅3.7%;8分者死亡率升至11.1%;最低分(0-4分)人群死亡率高达 42.1%。调整年龄、性别、BMI 等变量后,得分最低者因自然原因死亡的风险是满分者的 3.8倍,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达到6倍。
未解之谜:从测试到干预的关键缺口。尽管结论明确,研究团队也指出了三大待解问题:1. 何种“运动处方” 能有效提升坐立测试表现?2.测试得分改善是否能直接延长寿命?3.非有氧体能指标与传统有氧测试(如跑步,耐力等)的预测价值如何权衡?
健康启示:不止于有氧体能,力量与平衡同等关键和重要。匹兹堡大学Dr.Daniel Forman强调,临床界正重新认识非有氧体能的价值。他参与撰写的心脏康复指南首次提出:除传统有氧运动(如游泳)外,每周至少两次力量训练是预防身体机能衰退的“必修课”。“从坐姿站起是融合力量与平衡的动态动作,若完成困难,往往预示身体机能已出现隐性损伤。”Dr. Forman还指出。尽管多数诊所尚未普及坐立测试,但该方法成本低廉且信息价值极高,其核心理念(关注身体综合功能)比具体测试形式更具指导意义。或许下次坐立起身时,不妨留意自己的流畅程度。这不仅是考验你的动作技能,更是身体向你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
Sitting–rising test scores predict natural and cardiovascular causes of death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men and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18 June 2025
阎影 王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阎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9272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