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Fisher 喜欢另辟蹊径,喜欢思考圈外的东西,喜欢感悟人生,喜欢教育

博文

由日本地震引发的思考

已有 4268 次阅读 2011-3-17 23:39 |个人分类:思考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日本地震,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201131113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地震,随后而来的海啸,摧毁了日本沿岸一些重镇,并造成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系列的爆炸,也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人们担心如同切尔诺贝利那样的核危机再次威胁到人们的家园。

      在这几天的密切跟踪消息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人们的一些言论。在最初的一天里,似乎看到的是国人欢呼雀跃的喝彩,人们高兴的是,“小日本终于得到报应了”,一些“愤青”还说“震得不够,把小日本震没了就好了”看到如此的评论,我觉得人性的灾难比天灾还可怕。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怎么一部分所谓的爱国的“愤青”,连一点作为人该有的同情心都没有了么,看到海啸冲毁家园,冲毁良田,夺走人命怎么还会欢呼呢?难道这样就能满足你们仇日的报仇雪恨的心理了么?首先,我承认日本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对不起东亚尤其是中国人民,在钓鱼岛问题上、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上,深深地伤害了东亚人民的心。但是此时,我们看到日本人民正在受灾受难,我们幸灾乐祸的心理却让我们蒙羞。这是一个弱者的心理,仇恨是弱者的专利,因为行动上的无能。我们不能在正当的竞争中战胜别人,却在别人受灾时打压别人,这真是十足的心理畸形。对于日本,我们的心态是否要转变,我们对于日本人要良性的竞争,对于生命是否要有最起码的尊重?

      后来几天,核危机开始出现,日本人没有恐慌,国人开始恐慌了。一下子很多谣言传出来,群里的消息不断,当然必要的防范注意是要的。但是,好在风很给力,将核辐射物质吹向了东太平洋,要不然,如果风吹向大陆,那么也不知道国人会乱成什么样。此时,国人对于日本人地震的关注开始有所下降,开始完全关注核辐射的问题,大街小巷开始讨论。也不知道是哪些人散布谣言称“食盐可以防辐射”,导致中国出现了盐危机。起初,我对此一无所知,身在学校消息本来就比社会上滞后,我看见同学在淘宝网上订购食盐,我很好奇,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家里的盐没了,超市里卖光了,只能到网上买。我后来才知道,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食盐危机,后来第二天晚上新闻出来,国家开始辟谣了。想想也知道,这食盐能防什么辐射啊?再加之,我国食盐储备那么充足,怎么可能出现食盐危机呢,都是“羊群效应”造成的后果,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非典”,我们那里家家户户种植艾草,说的是可以防止“非典”。有句话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想换一下“人类不思考上帝都疯狂”。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国民怎么都愚钝了吗?说白了,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个国家教育的悲哀,这么多年的教育,没有使人们的素质得以较大的提升,我不能说没有提升,因为那样会有很多学者来攻击我。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都哪去了?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语录“学语文就是为了写情书 学数学就是为了数钞票 学英语就是为了骂土狗班主 学物理就是为了制造原子弹 学电脑就是为了玩游戏 学化学就是为了制造阿凡达 学地理就是为了做坏事好逃跑 学历史就是为了制造第三次世界大战 学音乐就是为了参加超女学政治就是为了生活有点保障 学生物就是为了计划生育 学美术就是为了画出美女和帅哥”,看到这则语录,付之一笑的同时,你有没有觉得可怜,难道教育、学习的本质就是这些么,当然这则语录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很多人不懂得教育的意义是干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干什么的。当你不知道这本质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你就不会有对学习的原始的冲动,你就不会去爱上学习。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学习就是一个工具、一个拿到文凭的工具,你可以通过学习来拿到你的学位认证。当你获得学位的同时,你学习也许就随之终止了。这又是一种悲哀,当人为了某种东西而不得去做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自由。这种自由是精神上的自由,一种尊重你自己内心的自由。

   国民的素质有待提高,看到日本人在灾难面前那种神情坦然的表情、看到日本人在灾难面前依然有序的排队打电话。我们其实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教育,日本的素质真的是远远高于国人。日本人的文化礼仪来自古代中国,并且维持的很好。而在我们国家却放弃了老祖宗给我们的宝贵财产,在这么多年的教育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礼仪已经在慢慢丧失。在第一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课上,老师问我们有没有信仰,我们都没有。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古代人是信仰的即“儒家思想是正统”,而对于没有信仰的人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那么这也不难想象,国人为什么那么多“奸商”会趁机发灾难财、那些房地产商“不流道德的血液”了。国人需要的是道德的重塑,信仰的重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8051-423621.html

上一篇:科研的意义
下一篇:湖心秋思
收藏 IP: 58.246.161.*| 热度|

2 刘庆丰 曾庆平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