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续)
海洋与大气是高度耦合的复杂系统,其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如海表温度、气压、风场、降水)常揭示
显著的相关性。理解这些相关性的来源、影响因素及如何重构相关序列至关重要。
一、时间序列相关性产生的缘由
1.物理耦合机制:
能量交换: 海洋通过感热(温差)、潜热(蒸发)和长波辐射向大气输送巨大能量,驱动大气环流。大气通过风应力向海洋输送动量,驱动洋流和上升流。这种双向能量/动量交换使海洋和大气变量(如 SST 与海面气温、风应力与洋流)必然相关。
物质交换: 海水蒸发提供大气水汽(影响云和降水),降水又改变海洋盐度和层结。CO₂ 等气体在界面交换影响气候。这些交换过程使变量(如蒸发率与大气湿度、海表 CO₂ 通量与大气 CO₂)紧密关联。
反馈机制:
正反馈: 如“冰-反照率反馈”:变暖→海冰融化→反照率降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进一步变暖。导致海冰范围与气温高度负相关。
负反馈: 如“云-温度反馈”:海温升高→蒸发增强→云量可能增多→反射更多太阳辐射→抑制升温。使云量与 SST 在特定区域呈现复杂相关。
2.共同的外部强迫: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如 11 年周期)同时影响到达海洋和大气的能量,驱动两者发生同步或滞后响应。
火山喷发: 强火山喷发将气溶胶注入平流层,阻挡太阳辐射,导致海洋和大气短期(几年)同步冷却(SST 下降、地表气温下降)。
温室气体增加: 人为排放的 CO₂ 等温室气体同时加热海洋(海洋热吸收)和大气(地表气温升高),导致两者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和显著正相关。
3.遥相关(Teleconnections):
大尺度大气环流模式(如 ENSO, NAO, PDO)可在相距遥远的海洋和大气区域之间建立显著相关。
典型例子 - ENSO: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通过改变大气对流和激发大气波动(如 PNA 型),显著影响全球遥远地区(如美洲、非洲、澳洲)的降水和温度模式。秘鲁沿岸 SSTa 与澳大利亚降水存在强负相关。
4.平流与混合过程:
洋流平流将热量、盐度和溶解物质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使上游与下游区域的海温、盐度等变量产生滞后相关(如墨西哥湾流区 SST 与欧洲西部气候)。
大气风场平流水汽,使源地蒸发与下游降水相关。
海洋和大气内部的湍流混合过程也调节局地变量间的协变性。
二、长期趋势、季节循环、年循环对相关性的影响
1.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
影响:
人为夸大相关性: 如果两个序列都受到相同强迫(如全球变暖)影响而具有显著的同向长期趋势(如全球平均 SST 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即使它们的短期波动完全不相关,计算整个序列的相关系数也会非常高(伪相关)。
掩盖真实动态关系: 强趋势可能淹没掉序列间真实的物理相互作用(如年际尺度的反馈机制)。
处理: 在分析物理耦合或年际变率时,通常需要去除长期趋势(如线性去趋势、滑动平均去趋势、多项式拟合去趋势),以揭示扣除背景变化后的变量间真实动态关系。分析趋势本身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部分。
2.季节循环(Seasonal Cycle):
影响:
主导年尺度相关: 季节循环是海气变量中最强的信号(如夏季 SST 高、冬季 SST 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少)。两个受相同季节强迫驱动的变量(如 SST 与海面气温)会呈现极强的同步正相关。
掩盖非季节尺度的关系: 强烈的季节性信号会使年际变率(如 ENSO)或更短时间尺度(如天气尺度)的相关性变得模糊不清。
处理: 研究年际或更短时间尺度的相关性时,必须去除季节循环。常用方法是计算“异常(Anomaly)”:
对每个时间点(如某年某月),减去该月份在气候态(如 30 年平均)下的平均值。
结果序列表示相对于该月“正常状态”的偏差,移除了固定的季节循环影响。
3.年循环/年际变率(Interannual Variability):
影响:
核心研究对象: 年际变率(如 ENSO 的 2-7 年周期、NAO 的年际波动)是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气候影响最显著的尺度。海洋(特别是热带太平洋)的热惯性使其成为驱动大气年际变率的关键存储器。
主导区域/全球尺度相关性: 大尺度气候模态(如 ENSO, PDO)在其活跃区域和其遥相关影响区域,主导着年际时间尺度上海洋与大气变量间的显著相关(正或负)。
调制季节循环: 年际信号可以改变季节循环的强度和相位(如厄尔尼诺年可能改变某地的雨季开始时间或强度)。
处理: 分析年际相关性本身就是重点。通常对去除了长期趋势和季节循环后的异常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包括:
计算异常序列间的相关系数(Pearson, Spearman)。
回归分析(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线性响应)。
奇异值分解(SVD)分析两个场(如 SST 场和气压场)间的耦合模态。
三、相关时间序列的重构
重构旨在从原始数据或特定目标出发,构建或提取具有物理意义且相互关联的时间序列,用于分析、预测或简化复杂系统。
1.基于主成分/经验正交函数(PCA/EOF):
原理: 对单个场(如全球 SST 场)进行空间分解,得到空间模态(EOF)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PC)。PC 是彼此正交的时间序列,代表场的主要变率模式。
重构相关序列:
可选取前几个主要 PC 序列来重构原始场的主要信号(降维),这些 PC 序列本身代表了场的主要时间变率。
分析不同场(如 SST PC1 与海平面气压 PC1)的 PC 序列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大尺度耦合模态(如 ENSO 的 SST 模式与南方涛动气压模式的相关)。
2.基于奇异值分解(SVD):
原理: 直接分析两个不同场(如 X=SST 场, Y=海面风应力场)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成对的空间耦合模态(左奇异向量 U for X, 右奇异向量 V for Y)和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SVD 时间序列)。
重构相关序列: SVD 时间序列(通常取前几对)是高度相关的,它们代表了两个场之间最显著的耦合变率模式(如热带太平洋 SST 与风应力的 Bjerknes 反馈模态)。这些时间序列本身就是重构出的、表征最强耦合关系的核心时间序列对。
3.基于小波分析:
原理: 将时间序列分解到时间-频率域,识别不同时间尺度(如季节、年际、年代际)上的能量分布和相位关系。
重构相关序列:
可在特定感兴趣的尺度(如 2-7 年带通)上重构两个序列,然后分析重构后序列在该尺度上的相关性(小波相干),揭示特定时间尺度上的耦合强度和位相关系。
特别适合分析非平稳信号(如相关性随时间或尺度变化的系统)。
4.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
原理: 假设系统存在一个隐藏的“状态”(可能包含多个相关变量),观测数据是该状态的含噪声反映。模型通过状态方程描述状态演化,通过观测方程连接状态与观测。
重构相关序列: 卡尔曼滤波利用所有历史观测数据,递归地估计当前最优状态(包括多个相关变量)。该估计出的状态序列就是重构的、相互关联的、去噪的时间序列集合,常用于数据同化和预测初始化。
5.基于物理模型的输出:
原理: 利用复杂的海气耦合环流模式(CGCM)进行模拟或再分析(如 ERA5, NCEP/NCAR)。
重构相关序列: 模型输出的物理变量(SST, 风场, 降水等)序列本身就是在物理定律约束下生成的、内在相关的。研究者可提取特定点或区域的模式输出序列进行分析,这些序列代表了模型所理解的物理关联。
6.基于深度学习(如 LSTM, Transformer):
原理: 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拟合和序列建模能力。
重构相关序列:
可训练网络学习多个输入序列(如历史 SST, 气压)与目标序列(如未来降水)的复杂映射关系,网络的输出(预测序列)隐含了学习到的相关性。
可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学习高维数据的低维表示(类似非线性 PCA),其隐含状态序列可视为重构的相关特征序列。
可训练网络直接预测两个序列间的相关系数或协方差(作为时间函数)。
海洋与大气时间序列的相关性源于深刻的物理耦合、共同强迫和遥相关机制。长期趋势、季节循环和年际变率是影响相关性计算和解释的关键因素,分析时需通过去趋势、计算异常值、带通滤波等手段聚焦目标时间尺度。重构相关时间序列是理解和利用海气系统复杂相互作用的核心工具,从经典的 PCA/EOF、SVD 到现代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深度学习,提供了不同复杂度和目标导向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科学问题、数据特性和所需的重构精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