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的书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damliu80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文

当年的大学(组图)

已有 5867 次阅读 2009-12-26 21:51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学, 民国

    最近我在当当网上购得《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沉甸甸的两本,装帧得很扎实。据说这是一套比较客观的史书,对于民国史,我是比较陌生的;此外,冲着作者是费正清老先生,也不枉我花那数额不小的银子。我浏览着目录:下卷《第八章: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吸引了我的目光。
  
    在风雨飘摇的19世纪末,中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高等学府,在战火连天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艰难成长。半个多世纪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让我们记住一些时点,一些名字。
 
    1898年,京师大学堂,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1912年,被国民政府接管,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国立大学。
  
    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令》,其中第一款:“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1905年,私立大学——复旦大学成立。1908年,南开学校成立。1921年,厦门大学成立。这是当时几所具有代表性的私立大学。
  
    1895年盛宣怀赞助建立天津中西学堂(亦称北洋西学堂)后改组为北洋大学堂,另一所盛宣怀赞助建立的是南洋公学,也就是后来的交通大学,它比北洋大学堂晚成立一年。这两所大学成为技术学校(即后来的工科大学)的杰出代表。
  
    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可以追溯到1845年,清末更是得到了大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有: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大学、震旦学院等。
  
    在庚子赔款的直接影响下,清华大学于1911年诞生。
  
    1918年12月北大校长蔡元培宣称:“我们所说的‘大学’并非仅仅是个按照课程表授课,培养出大学毕业生的地方;它实际上是在共同关心的知识领域里从事研究,从而创造出新知识,以便提供给国内外学者的地方。”这一定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的精神坐标。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的十年开创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
        
                      蔡元培先生
    1937-1945年,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文化传奇。中国当时的著名高校悉数西迁。西安的西北联合大学,昆明的西南联大,重庆的中央大学,贵州遵义的国立浙江大学。这些战时学校汇聚了当时中国最杰出的人才,列举几位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他们带领老师和学生辗转跋涉上万里,安顿在大后方,艰苦朴素,严谨治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延续着中国学术的命脉。同时也要感谢抗战中的国民政府,它把当时全国第二大财政开支给了教育。一个民族的希望正是体现在这里。
  
         蒋梦麟先生                         梅贻琦先生
   
            张伯苓先生                         竺可桢先生
    
    中国的高等教育起步着实艰难,走到今天,早已跨越百年。面对历史,我们面带愧色。今天大学的条件比起当时不知好了多少,但大学精神还剩多少呢?蔡元培先生的话言犹在耳,找回心中的大学,做好文化圣火传承的火炬手,我们义不容辞!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图片来源: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城,各位校长的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仅供欣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6763-281627.html

上一篇:我看“认真、低调、持续到底”
下一篇:新《四个裸女打麻将》(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7 王海辉 侯成亚 蒲生彦 程木 贺爱群 周灵娜 李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