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
学术领域世界一流的几个递进关系 精选
2025-2-2 09:20
阅读:6491

在当今全球化的学术环境中,大学的排名和评估指标层出不穷,然而,真正使一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根本原因,往往并不是至少并不仅仅是这些统计数据和排名。相反,世界一流的大学之所以能够屹立于学术界的顶端,关键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学者;而世界一流学者之所以是世界一流,其核心标准在于是否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更为具体地,这三者之间应存在以下三个递进关系:

一、真正世界一流的大学是因为有了世界一流的学者,而不是因为有了世界一流的统计指标排名。

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剑桥等,其声誉并非源于排名榜单上的数字,而是源于其汇聚了各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这些学者通过长期深耕,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奠定了大学的学术地位。相比之下,过分追求排名指标尤其是过度追求短期性的排名指标可能导致大学发展偏离学术本质,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从而反倒可能导致今后在真正可以反映实质性学术成就和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学术贡献方面的长期性评价指标上无法得到真正提升。

二、真正世界一流的学者是因为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而不是因为有了世界一流的定量化指标排名。

学术评价的核心应当回归到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图灵的计算机理论,这些开创性成果的价值远非任何指标可以衡量。当前学术界过度依赖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量化指标尤其是短期性的量化指标,这很容易导致学者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真正的学术大师往往专注于解决根本性科学问题,其成果甚至可能在当时不被理解,但最终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三、真正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不是因为有了世界一流的定量化指标排名,而必须是为人类的知识做出了显著贡献。

重大突破性成果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提出革命性理论框架或方法等。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更深刻影响了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这类成果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而非简单的指标积累。现有的许多定量化指标并不会直接指向这类真正具有奠基性价值的重大学术成果本身,也因此,纯粹以定量化指标,尤其是以短期性的和局域性的定量化指标来评价世界一流成果和超一流重大成果时往往是失效的。

由此可以得到三个简单和清晰的推论:1.在认定和遴选高层次学者尤其是世界一流学者的过程中,应该以代表作为核心,尤其是以其代表作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具体贡献究竟在哪为核心。评价标准应当着重考察学者是否提出了原创性理论、是否解决了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2.在认定和遴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过程中,应该以该机构所拥有的世界一流学者数量及其代表作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为核心。3.对世界一流成果的定量化评价,需要设计采用长期性的定量化指标,还需要将该成果的辐射效应和衍生效应等也计量在内,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定量化评价究竟何为世界一流成果。上述几条推论意味着,有必要改革与完善现有学术评价体系,包括:改进现有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延长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时间尺度并增加长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少乃至淡化短期性量化指标的权重,兼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更多关注学术成果的实质贡献和长远影响。

从学者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到中宏观层面的学术管理,都有必要进行这种递进关系的深入分析与自我梳理,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学术界回归本质,更有利于推动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学术生态。简言之:在追求世界一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实质性的学术价值为导向,以推动人类知识进步为根本目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钟定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34816-147130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