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领域,都存在大量的复杂系统。人类近现代科学发展至今,围绕某个现象的某个单条规律和简单规律的研究有不少都已经几乎做到极致了,虽然单条简单规律的研究也永远是没有止境的,但与之相比,复杂系统正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这将会是人类智慧探索和科学知识再次升华的重要方向。
正文:
复杂系统之所以复杂,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往往不止某一两条,而是有多个内在机制和内在规律在起作用;另一个原因是复杂系统往往都是开放式系统,有许多的外界作用力,而这些外部作用力何时发生?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还是有时正向有时反向的?这些问题往往事先都难以简单确定。因此,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的存在,都会使得该系统的表现极为复杂。
那么,该如何来理解、分析和研究复杂系统呢?以及该如何避免我们在面对复杂系统时,经常可能会出现的做出错误判断、错误理解和错误应对的现象呢?更为具体地,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会这样评价一个人:‘怪不得这个人会干这样一件非常坏的事情,原来他(或他们)以前一直就是骨子里非常坏的人’;或者是:‘这个人他(或他们)一直都是一个很好的人,不可能会干出这种坏事情来’。或者是:‘这个人一直都是一个很坏的人,他(或他们)不可能会干出这种好事来’。等等。
要避免在对待复杂系统时出现的错误理解、错误解释和错误应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在思路上和方法论上,对复杂系统要有这样一个框架性的结构去进行梳理,这个框架性的结构就是本文标题中所提到的:要有动态的眼光和演化力学的视角。所谓动态的眼光,就是指:任何复杂系统,他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这种变化既包括它内部自身的内在变化,也包括外部条件的变化,还包括内外部系统互相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交互式过程所导致的动态变化。因此,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个复杂系统,要首先在思路框架上牢牢明确这一点:即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是在内外各种作用力和内外各种基础性规律的作用下,而不断地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和动态的演化的;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他们的这种演化的核心驱动机制,其实往往并不复杂,往往可能就只有几条内在的规律和作用力在起作用,既不能把复杂系统看得过于简单,也不能把复杂系统看得过于复杂和神秘化。因此,关键问题是:一方面要去梳理出该系统的内外边界条件,以及这些边界条件和相互作用有哪些?有哪些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力的存在?另一方面,要梳理出相应的决定该复杂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和基础规律有哪些?比如,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来说,它相应的这种自然规律,有哪些内在的自然规律在起作用?完全类似地,对于人文社会系统来说,同样要梳理出决定该系统演化的有哪样一些重要的基础规律在起作用?比如有哪些重要的经济学规律、社会学规律、人文规律、历史规律或者是心理规律等等正在对该系统当前或近期的演化发生重要作用,其发生作用的详细逻辑结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等等。
更为具体地,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和该如何看待呢?笔者认为,可以如下进行分析:首先,对于旁观者来说,一个避免自己被这种思维模式和氛围所误导的方法,就是要自己去仔细琢磨那个被评价的人(或事物),不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的,被评价者是否真的存在本质上的、根源性的问题?还是他也是一个动态的体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发他从一开始的好变得或导致后来的不好的(或者从一开始的不好,后来变得好的);或者是由于人性的某种客观内在规律,使得他做出了某一件坏事情(或是做出了某一件好事情)。其次,对于动不动就对他人或对事物做出武断的、简单化的评价的人自己来说,也需要去自我反思和自我拷问自己的这种思路方法、评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需要去自查是否自己用了动态的眼光还是用了静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自己在评价该事物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当时的情景和当时的内外部作用力的影响?最后,对于那类经常简单化地对他人或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应对的现象来说,其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如此行事和如此看待他人的,往往是或头脑简单粗暴、或学识不足、或包容性不足、或上述几者兼而有之的人,因此,蕴涵其中的一个普适性的道理是:学识的不足或是涵养的不足和包容性的不足,容易导致对事物或对他人的评价武断偏颇,并由此容易激化人际矛盾和恶化人际关系。
全文的最后,对于复杂系统和复杂现象问题的尝试性总结和归纳是:要提高对待复杂系统的理解能力和应对能力,一方面需要在方法论层面尽量采取动态的眼光和演化力学式的分析视角,同时需要提高包容心和耐心,因为复杂系统不仅仅其表现复杂和作用机制复杂,同时其作用过程和演化过程也往往是长周期的,因此对其的观察、了解、理解和应对也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和毅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