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生挫折”一文写得很好,其中提到了有关如何对待求学中的苦闷和挫折等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以下是笔者在简评后所做的进一步拓展论述。
在求学和求知的过程中,有压力感和苦闷感是正常的甚至必然的,因为当一个新的知识或道理自己还没有学会、记住和真正理解时,大脑里一定是会多少有些压抑感或不悦感的。这也是为何经常有网文说:‘学习其实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的根源吧,但是,这个观点过多地放大了学习中的压抑和苦闷感现象。笔者认为学习其实也是一件符合人性的事情,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人的天性,即使是低等动物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好奇心,而对于人这样一种高级智慧生物来说,好奇心就更大了,更为准确地说,好奇心本质上应该就是一种求知欲,因此学习其实也是一件符合人性的事情。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件需要辩证看待的复杂事物,既可以是符合人性的,也可以是反人性的(如果过度或过难的话)。
接下来进入正题,讨论一下求知中的快乐问题和维度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从求知快乐的层次来说,大体可以做如下的划分:求知的快乐既可以是学好以后能拿奖学金、能找好工作等有关当前或未来利益方面的好处,也可以是学懂了领悟了某个道理后的纯知识感受方面的快乐。前者是外界给予、赋予的,后者是自我赋予、自我感受的。
适当的外界奖励所带来的快乐对于促进学习是有益的甚至有必要的,只是不能过度在意。而内在的自我感受所带来的快乐感,尤其是对知识魅力、道理魅力、智慧魅力本身的快乐体验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和非常有益的。尤其对于学者或想要成为学者的人来说,后一种体验是极为重要的,缺乏这种体验的话,不仅学习思考容易变得枯燥,更容易导致自己难以做出真正有足够分量的学术成果。因为若你并不真爱知识的话,新的知识就难以被你发现(这几乎是一种深层次的公平现象或因果报应现象,参见“学术创造力形成机制中的因果报应现象”);只有真爱知识乃至真理的头脑,才能更加容易地去发现新的知识乃至真理。此外,如果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经常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之类的问题的话,更有助于塑造自己的健全乃至高尚的人格,当然,这是另一个新增维度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和值得深思,只是说起来就更加复杂了。也就是说,人的求知行为至少有以下几个维度:为利益获得而求知、为领悟知识的魅力(包括探索真理)而求知、和为社会责任而求知。这几个维度及其分量配比不仅会影响到求知的效果,也会影响甚至决定求知者的人格特征和人生境界。
参考阅读:
《做一个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快乐的》
《学术探索应该是快乐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钟定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34816-126651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