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兰·梅森(Marin Mersenne,1588年9月8日—1648年9月1日)是与另外两位法国学者笛卡尔和费马同时代的人,三人是好友,显然后两位更有名: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哲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和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年—1665年1月12,数论中有费马小定理和费马大定理),他们的名字中文里都有统一的译名。跟同时期的其他学者一样,Mersenne涉猎广泛,有涉哲学、数学、声学等学科;在中文里,哲学界、数学界、计算机科学界对他名字的译名相差甚远,这里我想提出:马兰·梅森应作为他的名字的标准译名。
笛卡尔于1641年出版了《第一哲学沉思集》首版。随后,Mersenne作为笛卡尔的好友,与当时欧洲各地的许多著名学者通信,收集他们对笛卡尔哲学的看法和反驳。这些反驳和笛卡尔的答辩后来被纳入到《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后续版本中,很自然地,笛卡尔会在书中提到Mersenne。《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尔重要的哲学著作,已于中国著名哲学翻译家庞景仁先生翻译成中文,其中Mersenne这个名字被翻译成:麦尔塞纳(参阅该书的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本:p.6 & p.265)。
在数学(更具体地说,数论)上,Mersenne的一项贡献是他发现了许多用Mn = 2n − 1 表示的数是素数;如今,这些素数被称为Mersenne素数。更奇迹似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Mersenne素数在计算机科学中得到了一些应用:例如,Python编程语言的伪随机数发生器就是基于Mersenne素数的。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中文文献中,“Mersenne素数”也有几种不同的称呼:华罗庚先生在其《数论导论》中直接称之为Mersenne素数,陈景润先生在其《初等数论》(p.32)中译为麦森素数。近些年来,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教材中,Mersenne这个名字通常被译为梅森。例如,《离散数学及其应用》(Kenneth H. Rosen著,徐六通/ 杨娟/ 吴斌译,p.222)不仅介绍了梅森素数,还附上了一个关于梅森生平介绍的方框——如下图所示。维基百科也采用了“梅森素数”这种译法。
笛卡尔、费马和梅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如今,在哲学史上,梅森似乎只被作为笛卡尔的朋友而被提及;但在数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内,他的名字却更为人所知。为了统一起见,我建议哲学界、数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都将他的名字翻译为:梅森。(这个翻译也更接近于Mersenne的法语发音。)
庞景仁先生(1910-1985)是中国著名西方哲学史家、翻译家,中国比较哲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于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42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他先后任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84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他精通法、德、拉丁等多国语言,翻译了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等20余部西方哲学经典,填补了中国外国哲学史研究空白。显然,他是一位卓著的哲学史家和翻译家;这里所修正的仅仅是关于一位法国学者名字的翻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0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